前几天别台大队发了通知,后天去渔薪剧院看戏。我们家里约定好去3个,还有俩个弟弟跑不动,没资格去,不去,就我妈妈我哥哥和我去,当然,我跟我哥哥是有资格的,跑得动。第二天我妈妈蒸好了白面馒头,一心一意等着去看戏做中午饭吃的。那个时候我大概十岁十一岁,我哥哥大我两岁。可是到了傍晚的时候,大队部又通知,明天的戏取消了,还往后拖几天。
又过了几天又来通知了,后天看戏。好,白面馒头吃完了,又得蒸馒头,妈妈说,白面没多少了,只得兑玉米面进去。后来蒸出来的馒头黄黄的,我真不喜欢吃,糙喉咙,吞不下去,但是这并不影响我看戏的心情,小时候我很喜欢萨路的。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带着黄金馒头出发了,经过崔王大队,往渔薪去,要到魏家口过河。魏家口我们一点都不陌生,因为我大妈姓魏,娘家就是魏家口。
到了魏家口,那里有两只拉渡船,相对而行。等了一会儿功夫,船来了,靠岸,大家陆陆续续上船,反正我是很高兴的,第一次坐船。船两边有钢丝,很长也还有那么粗,现在想来应该是连在岸上的吧,反正船上的伙计,拿着铁勾,一把一把的把铁钩钩在那钢丝上拉着走。船到河中间,开始收费,伙计说,每人收2分钱,就有出尖的人说,丑人不要钱,哈哈。
然后大伙儿上了岸,吆吆喝喝的去看戏,戏院里人很多,喝两场戏《花墙会》,小姐王美蓉、丫头春香,公子不知道叫什么了。还有一场是《陈四美》,负心汉陈四美。大人们看得津津有味,小孩儿们是去看热闹的。我记得天气还有点热,剧院中部两边都有侧门,很多人站在那里,那里透风一点,凉快一点,也是从那里出去上厕所。
好像上午演一场,下午演一场,傍晚的时候我们就从渔薪返回别台。又到了魏家口,上拉渡船,船拉到河中间,伙计又喊收钱了,每人2分钱。说时迟,那时快,很多毛孩子一下就扎到那河里去了,其中就包括我哥哥。开始我还懵懵懂懂的,不知他们怎么这么调皮,我像个小大人一样的,跟我妈妈说,哥哥太不像话了,要大人操心,后来才搞清楚,他们跳下水打鼓球过河是为了逃过那2分钱。后面的事就一点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很清楚 : 玉米面馒头很不好吃,还有我哥哥和一群小伙伴们从船上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