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黄金与粪土——学术著作的要件与良莠

很多硕、博士生都知道论文的品质攸关自己能否毕业,却不太清楚学位论文该具有的要件,以及如何衡量一篇学术论文的品质。因为不知道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所以就搞不清楚自己为何而战,还经常误把粪土当黄金,将很多时间、心力浪费在「不具学术价值」的研究上。毕不了业或修业时间太长,往往都跟这个问题有密切关系。

学位论文的第一个要件是原创性(originality)和新颖性(novelty),也就是说,整本论文都是为了要报告过去学术界尚未发现的事实,或是推翻、修正过去学术界普遍相信的事实,抑或是为既有(与未来)的问题寻找更好的答案。至于个人的读书心得,无论多么鞭辟入里,若不具有相对于学术界既有知识的新颖性,就根本不需要写了。此外,不管你在研究过程中有多少伟大的发现,只要这些发现在你交出论文草稿的前一天被公开发表了,这一切的贡献就全部归属于第一个发表者,而第二个发现的人则毫无贡献:更可怕的是,如果你的论文所写内容都在数年前就已经逐一被发表过,口试委员可能会质疑你抄袭,或者没有认真进行文献回顾——不管是落实了哪一项指控,都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轻则补做一些研究来进行最低要求的贡献,再将整本论文改写,并剔出已被发表的部分;重则整个研究从头做起,甚至连题目都要改到跟已发表的论文有足够的区别,因此至少要再留校一年。

学位论文的第二个要件严谨性(rigor)与客观性(0bjectivity),如果前述的创见没有可靠的证据和严谨论证来确保其客观的有效性,或者无法以条理井然的方式,书写成有系统的论述,那仍旧不是学术界所追求的创意。这个要件是学术研究跟伟大的发明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发明只需要创意,但学术研究还需要把这创意变成客观的、经得起批判与反复检验的系统化论述(知识),而不仅是天马行空的灵感,或者一堆零星、散漫而不相连属的创意。所以,比尔·盖茨和爱迪生都是著名的发明家,而非学者。

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首席经济评论马丁·沃尔夫对全球经济问题的观察敏锐而充满洞见,被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经济评论家之一,并且荣获好几个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的赞誉,然而他写的经济评论和专书并不算是学术著作——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的专栏经济评论也不是学术著作。

文艺创作、建筑设计、科技发明、以及学术研究都追求创意,但是他们所追求的创意差异悬殊。文化创作完全不在乎实用价值与客观性,建筑设计或发明在乎实用性而不在乎客观性,经济评论需要客观性客观与创见而不在乎论述的严谨性与系统性,学术研究在乎的不是实用价值而是客观性、严谨性与系统性。

创意与洞见有很多种,你必须先搞清楚学术研究的核心价值,然后才会知道学术研究到底在寻找什么,以及该如何去寻找。本章将先从观念层次讨论学术著作的核心要件,以便为读者建立起一个概略的整体性了解。

学术著作更具体的评价判准会在本书第14章进一步讨论;此外,第16章将会汇整口试委员的观点,以条列的方式让读者更具体的掌握「一本合格的博士论文该具备哪些(好的)特质」。

学术著作的基本要件

为了要充分体现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客观性和严谨性,实证科学领域的杰出学术著作都会兼具以下七项要件;其中最后六项都是在体现客观性和严谨性的要求。

(1)原创性与贡献:它含有原创性的洞见或创新的方法,而产出学术界以前未曾了解的知识或解决方案,足以增进学术界对某个陌生领域的认识,或者深化学术界对既有问题的了解,或者对既有问题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因为对学术界的进步具有不容忽视的贡献或冲击。此外,它也可能连带地对社会产生值得重视的贡献或冲击,而改变产业界、政府或民间社会对相关问题的看法与作法。

(2)可靠的证据(rigor evidences):论文中所提出答案或解决方案,必须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这些证据的品质与可信度都经过严谨的分析与检验,充分考虑到量测的不准度与各种误差的来源,也考虑到分析方法的限制和适用性,其可靠性经得起还领域专家的反复检视。

(3)批判性的检证(critically examination):这些证据被可靠的理论架构整合在一起,严谨的分析与归纳它们所隐含各种可能的推论(implications)与矛盾,检视各种可能的假说与诠释后,剔除所有可被质疑的诠释与解释,然后保留经得起批判性检视的洞见、知识或解决方案,并严谨的论证其合理性。

(4)理论性、系统性与一致性(coherence):这些洞见、知识或解决方案并非零星的、孤立的、偶然的、时而有效时而无效的发现;它们跟检证过程的理论架构形成一个前后一致、毫无矛盾的理论体系;它们又明确的前提、假设与适用条件,彼此之间有清楚的归纳与演绎关系,有具体的结论,可以被系统性的演绎出各种隐含的推论,而不是将一堆支离破碎的知识或发现给拼凑在一起。因此,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复检验其证据和论证过程,据以测试其有效性与优越性。在计量科学的理想中,这些知识和证据形成一个脉络清晰而条理井然的演绎体系,使其假设与论证过程几乎像平面几何里的证明题那么容易检验;而其主要发现的实证条件与结果则被清楚的陈述,任何该领域的专家都可以据此重新复制其结果。

(5)客观性与可重复性:前述理论体系所陈述之事实,在明确的给定条件下具有可重复性,经得起学术界的反复检证,而排出了各种偶然性与个人的主观性。

(6)跟学术界的明确关系:上述发现在既有学术知识体系中具有明确的位置(positioning)与对话的对象,可以清楚的判断它们跟既有学术知识的继承关系、竞争关系和取代关系,可以用既有学术知识为基础去检证其有效性,也可以跟既有学术知识接轨而扩大其应用价值。

(7)文体的清晰性:整篇论文是以学术界所惯用的概念、术语和文体写就,便于该领域专家阅读且积极避免各种可能的误会。其终极目标是可以不受读者所处时空与文化背景的影响,让具有专业能力的读者阅读后,获得完全一致的理解,而不会任何理解上的歧义。

至于在满足前述要件的前提下,如何衡量一篇学术著作的价值与良莠,这个问题留待第14章再讨论。

批判性思考与系统性论述

前述七项要件中的最后两项是为了便于读者进行批判性阅读,俾使从各种角度检视论文的正确性与可靠度。此外,可靠的证据、批判性的检视、理论性、系统性与一致性,以及客观性与可重复性都是自我检视与自我批判能力的体现。因此学术研究的核心能力可以归纳为三大范畴:创新的能力、自我批判的能力,以及文献回顾的能力。

据此,我们可以把学术论文必备的要件扼要摘述如下:(1)学术论文必须具有原创性的发现与贡献,并且经过严谨的自我批评;(2)在明确给定的条件下,这些发现的有效性具有可重复性,经得起专家从各种角度反复的检视与批评,并藉此排除偶然性和个人的主观性;(3)论文是以学术界管用的概念、术语和文体写就,清晰陈述各种发现、证据、论证与结论,便于读者的批判性阅读和各种角度的检视。

这些要求各有其用意,没有一项是虚设的。不具备原创性的著作,只是在重复学术界的既有知识,反而暴露出作者对学术界既有知识的掌握能力严重不足。

如果只具有原创性而客观性不足,这样的发现或许具有启发性,或者对特定的应用场合具有高度的价值,甚至于经常是正确或有效的;但是如果经不起其他人的反复检证,或者可重复性不明确,我们就无法确知这些发现何时有效、何时无效,有时无法确定其真伪。中医的知识就是因为没有充分具备客观的有效性,所以其应用与疗效因人而异,在最好的情况下可以医治西束手无策的病,但是在最糟的情况下,却会传出庸医误命的悲剧。

要确定一项知识的客观有效性,最可靠的办法是由专业人士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反复检证。然而,要进行这样的检证,最有利的条件是,将这些知识表述为一个严谨的系统性知识,有明确的前提、假设与适用条件,有清楚的归纳与演绎关系,有具体的结论,因而可以被系统性的演绎出各种隐含的推论。

许多系统性知识都是从零碎的实用知识进一步发展出来的,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几何学。从毕达哥拉斯到欧几里得,希腊人的几何学知识绝大部分是从埃及人学来的。但是埃及人的几何学知识属于土地测量的实用知识,知其然而未曾去解释其所以然,也不曾企图把这些零碎、片段、庞杂的知识「系而统之」。直到希腊人将它们进一步加工之后,才变成一个具有严格演绎性格的系统性知识,可以经得起任何「服从理性」的人反复检视,而不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甚至可以压服刁顽人士的诡辩,让他们不得不同意这些知识的普遍有效性。

将零碎而不相联属的知识片段发展成系统性知识,有好几个优点。首先,系统性知识可以被演绎而发挥「以一驭万,以简驭繁」的特性,显著提升其应用的灵活性。其次,这些知识所隐含的推论可以被系统化的演绎出来,而较容易凸显出其内在可能的矛盾,也便于跟各种不同来源的证据比对来确认其有效性。根据过去人类知识的发展经验来看,自然科学就是因为具有严格的演绎与归纳性格,可以从各种角度加以检证,而便于修正其内在的矛盾,以及凸显其各种断言跟外在证据的可能冲突,所以才会比中世纪神学的宇宙观更可靠。此外,工业革命以来的科学知识,就是因为具有严格的演绎与归纳性格,便于被检证、传播与灵活运用,所以才会促成知识爆炸与技术的加速进步。

系统性与客观性:从工程科学到人文科学

前面两节里对于客观知识与系统性知识的追求,深受希腊思辨传统与英美实证主义的影响,并且在计量科学的相关研究领域里都普遍的被接受。即使跨出理工学院的大楼,包括经济学和社会统计等计量科学,都或多或少在追求跟理工学院属性相近的「客观知识」。甚至文学院的历史系或文学系中,仍然有些学术分支很强调「客观性」,也在追求前述客观知识的三大属性——它们都期望研究的成果能具有「不因人、时、地而异的有效性」,以及「受过专业训练的人都不得不认同」的客观性。

不过,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批评理论和法国的后现代文化批判(或批判理论),都把启蒙运动的理性思维与「客观知识」看成是意识形态的枷锁,而刻意要摆脱;尤其法国后现代文化批判的手段更激进,因此跟英美学术界的实证主义传统更加格格不入。

对于深受实证主义和理性传统影响的英美学术界而言,法国的结构主义和后现代文化批判「太像文学而不像学术」,连德国的精神分许都被批评是「太多的文学成分,太少的科学成分」(more literature than science)。

然而绝大部分精神分析和后现代文化批判的著作还是一点也不像文学作品,他们都提供丰富的证据,以及极具说服力的论述,企图让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论旨或结论。而且,他们如大多数都具有三大特质:(1)即便文笔活泼或辛辣,不拘泥于成规,但是其思想仍具有高度的系统性与组织性,有严密的论证过程,而不是格言集、随想集或无组织的散漫、零星感想与陈述;(2)竭力提供各种证据,以具有说服力的阐述与论证,意图跨越时间、空间与文化的限制,让所有具备高度智性与思辨能力的专业人士,都能接受其思想、论述、主张;(3)以条例清晰而论述严谨的写作风格,和精准定义过的术语,企图尽量排除误解与误读的可能性,并尽可能有效地传递其思想。

前面这三个特质,刚好对应着前两节所述「客观知识」的三大属性。也就是说,不同学术分支对「客观知识」的要求有起码的基本共识;但是基于不同学科的特质和文化差异,要求的具体内容和程度有所不同。其中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所有科系都要求研究生必须具备批判能力,随时保持批判性思考,尤其是要有能力自我批判,以摆脱主观的偏见、意识形态和独断论的影响,藉以确保知识的客观有效性。

其实,打从柏拉图创立柏拉图学派以来,尽管人类对「真理」和「客观知识」的认知与认定标准一直在变,但是学术圈始终都是在追求「真理」,以及摆脱一切因为时间、空间、文化或个人特质而造成的主观、偏见,并且一直都企图通过演绎方法将知识条理化或系统化。

错误案例的示范

一般而言,硕士训练的重点在于文献回归和自我批判的能力,对论文的原创性要求不太高,略有所成即可。要满足这样的条件,两年的时间是够的,但必须要有积极而扎实的学习历程。反过来讲,要产出一本品质粗略的论文,并且浪费两年时间而没有学到可以带得走的能力,其实是更容易的——以下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

这是一篇国内北部某知名大学的硕士论文,研究的主题是基本工资政策,研究的目的是要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提高基本工资,会不会使低工资劳工的失业率增加?」这是经济学界争议数十年的老问题,其背后隐含的意义是:假如提高基本工资会使低工资劳工的失业率增加,那就违背政策的原意——低工资的劳工不但收入没有改善,还反而失业了,这就证明了基本工资方案是「爱之过足以害之」的不当政策。

为了实证回答这个问题,作者在学校附近的商店挨家挨户问老板:「如果政府调涨基本工资,你会不会减少雇用的工读生人数?」统计结果发现,在有效的回答中,68%的老板说会,19%的老板说不会,而13%的老板说「不一定」;交叉分析的结果则显示:不管老板的年龄、性别与学历,回答说「会」的老板都超过63%。于是他搬出大一经济学课本的「供给定律」来解释这个访谈结果:因为工读生的价格上涨,所以老板对工读生的需求减少了。他的结论是:提高基本工资会使低工资劳工的失业率增加,因此基本工资方案是不值得支持的政策。

这个研究有实际调查的事实,有统计的分析,又有经济学的理论支持,看起来好像颇严谨,其实漏洞百出,显示作者既没有创新的能力,也严重欠缺自我批判和文献回顾的能力。

首先,作者显示对经济学界数十年来的激烈争论严重欠缺了解,因而实验设计过分简陋。其实,假如这个问题可以用简单的访谈就获得确切不疑的结论,哪里还会有超过二十年争论不休的翻案文章?在没有充分掌握学术既有的知识与争论之前,就开始进行「闭门造车」的「研究」,既违背学术界的基本要求,又是「不具备专业能力」的充分证据。而其根本问题就是因为严重欠缺文献回顾的能力,甚至没有做过文献回顾。

其次,他所出示的证据不严谨。(1)这份证据没考虑到事实的可重复性:譬如,我若在住家附近或任意一个大学附近进行相同的访谈,结果会是一样(68%同意,19%不同意,13%不确定)或相近的吗?(2)这些证据的意涵不明确,夹杂太多的主观想象或诠释:基本工资问题关心的是「实际上弱势劳工的失业率会不会上升」,而不是老板「想不想要减少劳工数」,这两个陈述之间可以有很大的差距。譬如,老板或许很想减少员工数,但是却发现减少人手就会忙不过来,最后只好用相同的员工数,但是略微抬高售价或降低利润。这又再度显示出作者对学术界的争议严重地无知,不知道学术界关于证据的可靠性已经讨论到非常细致的程度,而且已经证实有很多种机制会让老板「想减少员工人数,实际上却很少减少员工数」。同时这也显示作者严重欠缺自我批判能力。

此外,理论的依据也有问题,且涉及循环论证:底薪工人的劳动力市场不一定是像经济学教科书里讲的负斜率需求曲线(工资越高,聘雇的人数越少),而且工资问题的争议恰恰是在质疑经济学教科书里的这一条「定理」。如果你用经济学教科书里的负斜率需求曲线当作论证过程的证据,等于是先假设「经济学教科书里的主张是对的」,再绕个圈子迂回的推论出「经济学教科书里的主张是对的」——典型的循环论证与无效论证,再度显示出作者严重欠缺自我批判能力。

更根本的问题是,整个研究只是想用台湾社会的统计调查去支持当时经济学界普遍接受的既有理论,既不打算(实际上也没有)产生出新知识(欠缺新颖性),更不会对任何学术界产生任何影响,而研究过程中更不需要克服任何的困难,因此毫无学术价值。

会出现一篇前述的论文,表示学生和指导教授都犯了许多不该犯的错误。第一,这个研究完全不具有原创性,就算上述缺点都不存在,也只是企图用一些有问题的证据去肯定经济学教科书的正确性,完全无助于增进学术界的认识,也不会对这世界产生任何的影响。其次,这个研究完全跟学术界的激烈争论脱节,没有从学术界的既有文献学到任何教训,没有因而跳出最明显的陷阱,甚至连统计学的基本常识都严重匮乏。第三,作者严重欠缺批判性思考,对自己的访谈方式、抽样的设计、研究的架构都未曾自我批评,因而对于其中所存在的各种谬误和弱点毫无觉察。第四,知道教授完全没有负起最起码的责任,既未要求作者进行最起码的文献回顾,也没有事先指出论文的各种弱点。

要避免上述案例的错误,你需要一个尽责的指导教授、好的学习环境(优质而充裕的课程,以及研究室的讨论与学习风气),以及认真的学习历程,以便培养出三种最基本的研究能力:文献回顾的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以及最基本的创新能力。

本书将会在后续的篇幅中,以分解动作的方式,按部就班地引导读者去培养出这三种能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271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75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51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53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5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4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0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6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78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1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3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72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夜未央,华灯初上 霓虹灯闪烁着温柔 又聚首,热情洋溢 美美的歌词在我心里 述说着我的心事 歌声起柔情悠长,打开思念...
    唐春元ok阅读 322评论 20 24
  • 古人云:千里之行,积于跬步。意思是行千万里,都是靠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人若要达到目标,需要持之以恒的积累。 本人是个...
    醉芯落苏阅读 681评论 0 0
  • 开始试着慢慢放下你 开始不再追寻你的消息 我在慢慢拾起我错过的时光,错过的风景,和错过的爱情 我在努力的为自己变得...
    唯爱xyf阅读 485评论 4 1
  • 小学六年级,那一年知墨出现了各种身体不好的症状。打预防针从来不晕针却开始晕针了,在单杠上坐着和别的孩子聊天忽然晕倒...
    清清子柠阅读 68评论 0 1
  • 如果你的测试比较多,最好的方法是并行地运行测试,并行运行测试有两种方法: 进程级别,使用forkCount参数,举...
    心水阅读 1,40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