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时候就读过“围城”,事隔多年,里面不少的章节已经不大记得。究其原因,应该是年少时对“婚姻”,以及对这个词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并不大清楚,所以并没有读懂,因此记忆也不深刻的缘故。这次想起读它,是因为笑来老师的推荐,说书里面的类比手法用的特别好,于是便买来看。这次读后,除了觉得书中类比的手法确实用的很棒,很多妙趣横生的比喻都让人读来忍俊不禁。也对里面的人物,情节,立意有了更深的体会
人物
如作者在序里所言“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书中描写的人物细致入微,每个都有每个的语言,举止的形象之处,栩栩如生。感觉近距离地和十多个个性鲜明的人物都有了不同的碰撞。有谨小慎微,心思细腻的方鸿渐;豪迈粗迈,单纯痴情的辛楣;迂腐世俗,却又能迎合社会的李梅亭;矫揉造作却精于世故的女博士方文纨;心机城府,家世不好,却能巧妙利用男人的鲍小姐,以及小家碧玉,只懂跟前一亩三分地的孙嘉柔。世间世态,在这些芸芸人物的经历中,一一展现在面前。当然还有钱钟书中人物的最爱,秉性真实,可爱而又美丽的唐晓芙。和前面的一些人物相比,作者刻意地对唐晓芙做了保护,没让她嫁给方鸿渐,而是让她在给我们留下一抹美好的印象后消失了。这让我们看完这书中芸芸众生记后,至少心里对唐晓芙所经历的人生还留有美好的憧憬。
写作中的角色刻画,源于对生活中人物观察的点滴积累。杨绛先生在后记中有补充这些个人物的影子都从哪里来。这其实也给我了一个思考:虚构类的小说,都是用生活中累积的素材,从中提取,加上框架,立意,融入作者的感受,情感而成的。
情节
整部小说从方鸿渐留学归国的游轮开始入笔,以方鸿渐对感情的历程为主线:从最初订的娃娃亲旧式婚约,到甲板上对鲍小姐诱惑的清涩,在上海对唐晓芙的深情,失恋;以及稀里糊涂迈入婚姻,和孙嘉柔在婚姻内的磨擦。穿插了三十年代的部分社会形态,人物浮沉。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物粉墨登场。方鸿渐的假文凭,他逝去的旧式婚约中的未婚妻的丈人,丈母,去内地大学赴任时,途经所看到的人和事,大学里所发生的种种事情,后来终因不得志,不懂经营关系而又回到上海,以及和嘉柔在上海所经历的种种,层层迭进,最后将故事推向高潮。而在这种高潮的结局中,我们感受到了在那个特定年代不同小人物的无奈。以及方鸿渐对嘉柔讲他对婚姻这个围城的精僻提炼:“老实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谈恋爱的时候,双方本相全收敛起来,到结婚还没有彼此认清,倒是老式婚姻干脆,索性结婚以前,谁也不认得谁”。方鸿渐实在是个诚实的人,就像他对待自己的假文凭,既做了假,他又不能像韩学愈那样假戏真做,并且还扯一个冒牌的美国太太来配合做下去。这种能彻底虚伪下去的人,倒也就在自己编造的那个世界里自得自所了;方鸿渐具有我们大多“无毛两足动物”的特性,在生活的压迫前,不得不有时低了头,但却总觉得这头低的不自在,于是又想仰起来呼吸,对世界说几句真话。这才是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人性挣扎。正如对待婚姻,他既已有了自己的领悟,大多数人,也许也就放在心中,在婚姻中低了头,在家奉承着太太,心里却生了嫌隙。可这个实诚人,却又实在的不能将真话按捺于心间,而是照实和他的妻子和盘托出。理想的婚姻,应当是夫妻可以就一个问题多做分析讨论,达成一致的理解。可在思想不同步的夫妻之间,这坦白的近乎赤裸的言语,在太太听来却是另一番不同的意思了。
理想的婚姻
虽然钱钟书先生借方鸿渐之口,说出来了婚姻这所“围城”的含义。但方鸿渐身陷“围城”,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出在了认知之上。他并没有找到和自己致趣相投,价值观一致的“夫人”。因此,围城内哨烟四起,冲突不断,摩擦不断。
而钟书和杨绛先生却在真实生活里给我们演示了一个“有情,有爱,价值观一致”的婚姻。正如作者在序中所写“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可见,钟书先生在写围城内外的小人物时,对婚姻这个最大的围城提出真实却并不美好的见解时,杨绛先生却已在他们两人的围城之内,给他筑起了坚实的堡垒,让他可以专注地从事自己的创作。这种围城内夫妻的相敬相守,心心相惜,却是我们对夫妻坚守的这座婚姻堡垒的心驰神往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