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的时候,大多数的家长都不在意男孩与女孩心理上的不同。觉得小孩子很单纯,在性别上、性格上就没有特别在意。
其实,男孩和女孩生来就是不同的,男孩体内丰富的睾丸素使得男孩好动、精力旺盛、脾气暴躁,喜欢用身体语言解决问题;女孩体内的雌激素则决定了女孩敏感、细腻、倾向于某种关系,善于交流。
家长了解了男孩女孩的不同后,在教养方式上就会有所侧重。比如,支持男孩不断地运动、根据男孩语言发展稍慢的特点多和孩子说说话;女孩胆小,多多拥抱、亲吻女孩,多听听女孩说话,等等。
为避免孩子性格发展出现偏差,最好从3岁前就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如告诉宝宝男孩和女孩的差异。如果是男孩,父亲要多陪孩子玩;如果是女孩,母亲要多与其相处。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性格和生理性格保持一致,3岁以后轻松地认同自己的性别。
如果我们不重视男孩与女孩的不同,或者根本不在乎他们的不同,用养育女孩的方式养育男孩,那么我们就会失去一代男人,因为男孩变成了“伪娘”;如果用养育男孩的方式养育女孩,那么女孩就成了失去阴柔之美的“假小子”了。
按着性别培养宝宝
1.让宝宝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确认”
从心理学上讲,5岁以前,宝宝会形成自己的性别意识,所以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建立性别意识。宝宝出生后,妈妈要尽早地给予他性别角色确认。如果是男宝宝,平时沟通的时候,可以多鼓励他:“小男子汉,坚强点。”“哦,穿上运动裤,可真帅。”“大踏步向前走,勇敢点。”如果是女宝宝,可以这样鼓励她:“你想念小姐姐了,是吗?”“我的小公主可真开心。”“小狗狗腿摔坏了,我的宝宝很心疼啊!真是有爱心的小姑娘啊。”宝宝从妈妈的语言里,能够给自己一个准确的性别身份。
平时穿衣服,给男宝宝穿男孩的衣服,给女宝宝穿女孩的衣服。最好不要为了省钱,穿异性哥哥姐姐剩下的衣服,那样容易使得宝宝产生性别错误;女孩的玩具不能以枪械等男性玩具为主,男孩的玩具不能以布娃娃等女孩玩具为主。
妈妈一定要给女孩起个女孩的名字,给男孩起个男孩的名字。当女孩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妈妈要多给孩子论辈,如“小姐姐”、“小妹妹”、“小哥哥”、“小弟弟”等。
妈妈带宝宝去公厕的时候,可以跟宝宝说:“这是男厕,男孩去的。”“这是女厕,女孩去的。”
妈妈从日常生活中注意把男孩女孩区分开,不但有利于宝宝性别认同,
也能预防“性倒错”等心理疾病。
2.尊重宝宝的个性特征
男宝宝好动,他们以此发泄身体多余的能量,如果我们阻止了他们发泄的途径,宝宝就可能以其他破坏性的形式发泄出来,造成一定的祸患。妈妈不但要支持男宝宝运动,还要为他创造运动的机会,多带宝宝走出家门,去广阔的世界跑跑跳跳。即使待在家里,也不因为宝宝的拆拆装装而厌烦,支持他手脚不停的运动,这样才能促进宝宝智力;心理的发育。
女宝宝好静,她们渴望待在妈妈的身边,非常在意妈妈对她们的爱,所以,妈妈要不停地向女宝宝表达爱意,呵护好她们那颗容易受伤的心。女宝宝不像男宝宝那么大大咧咧,别人一句随意的话都可能让女宝宝陷入情绪的低谷。所以,妈妈要多多观察女宝宝,倾听女宝宝的心声,细心帮助女宝宝排解心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