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百度百科的解释是: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
古有匡衡凿壁偷光、屈原洞中苦读、玄奘苦学佛法、车胤囊萤映雪。而今,鲁迅、侯宝林、李嘉诚、俞敏洪、亦是勤奋的代名词。
苏辙在《论管仲》说:古今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有人觉得,21世纪的勤奋似乎是一个过时的词语。在这个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明智的选择,以及聪明的头脑,都可以替代勤奋。可是,除却天赋秉异之人,明智的选择以及聪明的头脑,又是怎样得来的呢?
也有人会觉得,勤奋是智力低下的代名词,因为只有智商不高,才会用勤奋来弥补啊。有研究认为,很多的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比如说决策能力、领导力、甚至智商。勤奋好学,是提高自己拥有才能的最好方法,也必须培养自身有坚强意志,和承受能力,这是立足于每一时代的先决条件。而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天分比他低些的人。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究,勤实践,勤奋是成功的必要途径,没有它天才也会变成呆子。当然,切忌:
1.勤奋不仅仅是指:早上起的比别人早,晚上下班比别人晚,这样时间上的长度。要避免低品质的勤奋。不要“表演勤奋”。
2.我们更要注重效率,做一个桌前坐了一小时就学了一小时的人。勤奋不光是身体上的勤奋,还是精神上的勤奋。
3.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作为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领袖--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他的自传里写道:我的目的是养成所有美德的习惯。他列出了十三种美德。其中有一项就是勤奋:珍惜光阴,做有益之事,避无谓之举。
作者也准备开启自己的十三项品德培养之路,第一则为勤奋: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忌:低品质勤奋、一曝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