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基本需要:
1.归属感和价值感
2.对自己能力的感知
3.个人的力量和自主
4.社会和人生技能
事实上,大多数小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一种“密码”,是为了让你知道他们感觉不到归属感,并需要你的关注、情感联结、时间和教育。
孩子上学前的这几年,养育涉及到大量的放手。仅靠话语是不足以让孩子形成能力感和自信心的。孩子们在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自立——即当他们能成功地做一些事情时——以及从自己正在形成的实际技能中,才能感觉到自己能干。
如何与其他孩子和大人相处、如何自己吃饭穿衣、如何学会承担责任——这是孩子在3-6岁这几年要学习的内容。因为真正的自尊并不是来自于被爱、被赞扬或给孩子一大堆好东西,而是来自于有技能。(孩子喜欢模仿父母,如果他看到你在做家务,说着:我来我来!这个时候不妨也给他一把扫帚或者抹布,即便会弄得一团糟,也请相信:他正在学习,正在锻炼自己。我们只需要说:谢谢你的帮忙,我看到你很努力。)
最近家里换了新的抽油烟机,女儿看我按上面的按钮,还有她发现按钮上不同的符号,表现出好奇心,我问:你想试试吗?她很兴奋,我把她抱起来,当她自己按亮了灯,然后再按一次灯又灭了。而其他代表风力的按钮,却需要最右边的开关按钮才能关掉,她皱着眉头不明所以,想不明白,就自己嘀咕:真的好神奇啊,这是为什么呢。我没有直接给她答案,好像涉及到电路板的设计,我也不能说清楚,但这个不重要吧,让她自己先想想吧!这几天中午做饭时,她都想来观看,只要她想我就抱她坐上去,只要注意安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