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体户外网球场,两位老少年开始一场人生第一次的网球公开赛。
“这网球怎么打呢?也只在电视上看到过。”
“应该和打乒乓球差不多,同样是让球落地发球,对方接球时也是在球落地后用球拍再击回来。”
好吧,先姑且这么理解吧。
于是购买了1个小时的场地租用时间,加上租球拍和球,总共消费105元。
虽然是乒乓球的打法,但真正试手的过程完全是两回事。
首先是体力上的不同,网球绝对称得上是力量型的运动,不具备一定的肌肉和耐力,根本就玩不转。你看我们这两人,一场下来基本就是在互相起球中度过的,偶尔能接上了两三回合,足以让我们发出惊喜的叫声:好球!
然后是力度上的区别,直接反映出的结果就是弹力十足。原本我们认为球大应该要使劲打,才能把它打出去,事实的情况是如果这样击球的话,基本上都把球打到场外去了,有的甚至飞出了高高的护网,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重力加速度吗?
如此两位老少年的第一次触网经历真可以用球技的狼狈不堪来形容,好在没有外人观看,倒也自得其乐。
不久隔壁场的门打开了,几个人推着购物车大小的运球车就进来了,我们仅有一网之隔,因而他们的整个训练过程都被我们捕捉到了。
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比出差距和情绪来了。
他们并没有马上好像要抢时间的拿起球拍就打,而是在其中一个教练的指挥下沿场地边缘跑了好几圈,然后是做四肢屈伸的动作,先是抬腿,像我们小时候玩的“斗鸡”一样,然后大腿后伸直,做探月状;起步向前,走一步抱膝一次,直至走到球场的中间栏网前再以同样的动作绕回;接着进入下一组的动作。起步前同样是抬腿后伸,前进的时候抱膝变压腿。如此反复几遍。
接下来可以打球了吧?
没有,先好好练习发球吧。我现在才知道他们需要一车子网球的原因。
原来打球之前需要这么多的讲究。
这样的练习有效果吗?
还真有,他们最后玩比拼对抗的时候,球的力度总是被他们控制得刚刚好。你来我往,一轮下来就是十几个回合,这才是打球真正的乐趣呀。
很多事情专业与不专业就在这些细节里体现出来。
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都是有门道可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