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陆续续补上了几节砍柴营的课。还是有些收获。
以前写东西也就是图一个自己心里舒服,再到后来想分享一些自己觉得有用的价值和理念,但没有认真想过拿这个换回来什么物质的回馈。
但是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世界。无常是这个世界的属性。
现在的文学读者群和作者群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读者再也不仅仅局限在受过中高等教育的人群,人手一部手机的情况下,7、8亿人都有了阅读的需求,何况经过这么多年的义务教育的培养,基本的阅读能力都还是有的。
作者群也不再局限在专业的作家和记者媒体、院校专业人士,快节奏生活带给人们的焦虑以及社交网络的发展,让每个人都有了表达和宣泄的欲望。
所以每天产生的原创文字与以前已不可同日而语,指数量级的增长。
因此,依靠传统的人工编辑来筛选优质内容,已经不可实现。必须依靠计算机算法,自动化,机器化来筛选。
可是第一代的编辑机器是愚笨的,只能通过标签化、分类化来完成筛选、推荐,这也造成了标题党、流量党,造成了文章去适应机器的荒诞现象。
但机器的智能、算法也会不断增长,也会进化。这种现象应该还是暂时的。
优质的内容、IP最终还是会在日久天长的积累中慢慢浮出水面。
回到这次的作业:
三个选题:
1.范雨素“打工文学”代表范雨素 现在怎么样了。
因为范雨素是打工阶层中涌现出来的文学爱好者代表。这个群体的受众还是挺大的。而且以前也是热点人物,可以再追一追。
2.优秀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现在怎么样了。
思路和1类似,也是工人阶层的代表。以前的名人。而且容易落笔在正能量。
3.小马云,现在怎么样了。
思路也类似,过期热点重新激活。读者有好奇心。
关于拾遗为什么选择富大龙:
个人觉得,还是富大龙是这个物质世界里,追求精神、艺术的代表人物吧。是一股清流。
是这个社会的反差,正能量。
另外,从富大龙的知名度上来讲,确实受众不太多。如果选择他参演的比较热播的剧的时间点推出这篇文章,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比如《隐秘的角落》热播时,对张颂文的报道。张颂文应该和富大龙是一个类型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