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田园 热爱乡村》讲评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二学段(3~4年级)对习作的要求: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语。

习作要求:

选择的习作材料,都要来自乡村生活,田园风光。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经历的,也可以写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也可以把以上这些融合在一起。写的时候,把要写的内容表达清楚,还要注意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这个单元的习作要求比较宽泛、开放,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自由表达。

本次习作讲评由三个教学环节:精彩分享,体验表达快乐;“毛病”诊断,指出共性问题;二次练笔,提升讲评效果。

一、精彩分享

作文讲评当以正面指导为主,激励为先,老师要善于发现、肯定学生习作中的优点与进步,使他们尝到习作的甜头,产生将习作改好的愿望。

师:同学们在书店或阅览室看书最先关注的是什么?(书名)一个好的名字容易吸引读者的眼球,一篇文章同样如此,也要动动脑筋,起个新颖的题目。

1.欣赏“新颖的题目”

《乡村的“眼睛”》曹浩文

《五月樱桃红》葛铭宣

《山村奇遇》毛程

《槐花雨.淘气娃》胡语宸

《乡村的味道》王皓

《田园趣事》李光昊

《乡村的那一抹绿》张诗曼

《七彩乡村》解小锋

《乡村的“笑脸”》臧硕

《摘樱桃》王馨悦

《摘桑果》杨翔宇

2.欣赏“精彩的句子”

师:一篇作文中如果能写出三个好句子,这篇作文就能称得上富有文采。

我跑过去,一抬头,那一朵朵“雪花”,可爱至极。一朵朵香香的,小小的。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趁爸爸不注意,摘下一串槐花就往嘴里填,呵呵,哈哈,那槐花的味道呀,甜中透苦,苦中有甜。那滋味,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后来,我让爸爸摘,而我呢,就在一旁看槐花雨喽!——胡语宸

(师点评:多么活泼生动的语言,真是“文如其人”。)

清晨的一缕阳光照到树叶上,色彩亮丽。无数光柱照到门前,好似一片金色的世界,我睁开双眼,闻到了甜甜的味道。一朵朵花也睁开眼睛,散发出甜甜的味道,在金色的阳光下,引来蝶飞蜂舞。——王皓

(师点评:语言有诗意,有韵味,有想象力。)

我们先捡起一团杨絮在地上滚,杨絮越滚越大,最后被做成一个个“小雪人”。玩累了,我们就会找上一片地睡下,一点儿也不脏不疼,因为地面上全是杨絮铺成的地毯,很柔软。当然,杨絮是不会生气的,因为它们很和谐,别人快乐,它们就快乐。——陈煜杰

(师点评:有童趣,有想象力。)

我每天都会和它们玩耍,可惜好景不长,它们该走了。一阵风吹来,卷走了所有的杨絮,我快乐的笑声,也随着杨絮飞到了远方。——陈煜杰

(师点评:有着淡淡的忧伤,富有诗意,耐人寻味。)

每次我“最最好”的哥哥来的时候,这里就是我们的天地。被子把我们一起包住,我们就变成了“热狗”,我哥包在下层,我包在上层的时候,我们就变成了“汉堡”。爸爸在床上挂了一条很大很大的毛巾,让我当摇篮玩……——许振东

(师点评:有趣的比喻,童趣十足。)

猪棚给我留下的印象并不好,整个棚里散发着臭烘烘的猪味儿。我忍着臭走进猪棚,这才发现,猪并不像其它动物一样“尊老爱幼”,而是拼命地抢食吃,画面惨不忍睹,我很快便离开了。——孙一铭

(师点评:真实,朴实。)

早上,一只大公鸡喔喔叫,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去觅食,那只小猫不知跑到哪儿去了,那头大黄牛在牛棚里哞哞叫,好像才睡醒一样,小猫正在捉老鼠。——肖凯心

(师评:这段描写朴实无华,却很温馨,有作家萧红的语言风格。)

晚上,我看着一桌子菜——等等,为何都是草莓做的?草莓毛巾卷,草莓蛋糕,Oh my god, 连果汁,都是草莓牛奶,我无语啦!——刘洋

(师点评:偶尔引用英文,有时代感,新鲜感。)

表哥捏捏我的脸说:“表妹,你真是越来越胖了啊!”我听到之后,嘴上说着:“是啊。”心里,我都想掐死他!——高嘉临

(师点评:写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写作文就要大胆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哇,好酸!我吐了出来,差点酸掉了牙!

我又摘了一颗扔进嘴里,哇,好甜呀!黄澄澄的跟深紫的没法比!——葛铭宣

(师点评:“哇”、“呀”语气词与感叹号结合,表达强烈的感受,读者也好像尝到了那酸酸甜甜的味道。这就是好的语言,生动的语言。)

在乡下,有一个天然的大空调。一到晚上,人们把桌椅、饭菜搬到外面,看着云从天空掠过,吹着微风,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吃完饭以后,他们坐在小椅子上,在月光下,看着天上的月亮,看着小星星,说着话。——李光昊

(师点评:一幅温馨和谐的晚餐图,有很强的画面感。)

这一环节,重在肯定题目的新颖,语言的精彩,对真话的赞许,对语言创新的嘉奖,把教人习作与教人做人联系起来。

二、“毛病”诊断

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作文也是这样,有一个精彩的开头,才能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的兴趣。

1.出示“今天病”开头:

今天,天气晴朗,妈妈准备带我去她的老家——青云。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姐姐一起去体验乡下生活。

今天,妈妈带我去乡下的姥姥家玩。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爷爷,爷爷住在乡下,那里有很多特产。

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体验无忧无虑的乡村生活。

……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这样的开头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以类似“今天”、“有一天”、“星期天”开头的竟然有近二十名同学。

2.欣赏优秀的作文开头

随着小雨滴滴嗒嗒的声音,田园渐渐苏醒了,乌云离开了,太阳露出了笑脸,彩虹出现在天边,这里显得更美了。——丰旭

(师点评:拟人句开头,有诗意,有美感。)

走进乡村,你会听到鸟儿的啼叫,走进乡村,你会闻到瓜果飘香,走进乡村,你会看到多姿多彩的乡村生活和美丽的田园风光。——张诗曼

(师点评:以一组排比句开头,有节奏有韵律,引发读者兴趣。)

乡下人家,虽然没有我们城市里住的好,穿的好,但是乡下人家也有自己的特色。——吴馨雨

(师点评:朴实、真实。)

爷爷家虽然很脏,可是每次来这儿我都玩得非常开心。——赵泓凯

(师点评:真实,朴实。)

乡村的生活虽然很乏味,但你待久了,就会发现有趣的事,也会看到许多美丽的风光。——吴菁淑

(师点评:真实、朴实。)

前齐庄,一个让我流连的名字,它是杞柳之乡,也是我的家乡。——朱映燃

(师点评:简洁明了,紧扣主题。)

我的家乡有一条湛蓝的小河,它横穿村庄,从高处看,像村庄的笑脸。——臧硕

(师点评:简洁,比喻有新意。)

乡下的五月,是一个樱桃丰收的季节。——葛铭宣

(师点评:简洁明快,直奔主题。)

3.出示名家文章开头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小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陈淼《桂林山水》

(点评:引用诗句、名言警句开头。)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牧场之国》

(师点评:总起句,引领全文。)

“呜卟,呜卟,呜……”——陈益《麦哨》

(师点评:以欢快的哨声开头,既扣题,又能把读者带入那美丽的田野,余韵悠长……)

这一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在读读想想中发现一类开头的共性问题“今天病”,并通过读其他同学以及名家优秀的文章开头,渗透方法的指导。

三、二次练笔

1.一声不响的“人物”。

师:本单元习作,无论写乡下人们的生活,还是写和乡下小伙伴做游戏、玩耍的趣事,都离不开“人物”。请同学们读这几个片段,你有什么发现?

我最喜欢和姐姐比赛捉蝌蚪,我们拿了两个玻璃瓶就开始啦。姐姐用小网子一捉就是四五只,我一捉就是两三只,最后姐姐赢了。我和姐姐约好,等蝌蚪长成青蛙,就把它们放回田野。

我们开始野餐大派对。首先点燃柴火,接着开始烤土豆,爸爸炖蘑菇汤,妈妈烙饼,姐姐和我开始了偷吃计划,被发现了。

一进厨房,姥爷站在土灶台旁边,正在为我们炒鸡吃。我去帮姥爷烧火,妈妈早已被新出炉的饭菜给迷住了。

2.人物对话例句。

春天,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爷爷就在厨房里挑最新鲜的蔬菜炒给我们吃。爷爷说:“吃吧,不是买的,是自己种的。”我尝了一口:“真的好好吃!”爷爷开心地笑了起来。吃完了饭,我就跟着爷爷到小菜园里种芥菜。有些小刺儿扎着我的脚,我喊道:“好疼!”爷爷说:“不怕不怕,吃的田里苦,尝的五谷香。”我坚持着把芥菜种完了。——谢雨萱

爸爸对我说:“你不能总待在家里不出门,像一只树懒似的。”我一听可不高兴了,当场反击:“你也是的,天天不带我们出门,像一只冬眠的蜗牛。”“那我就带你到花生地里拔花生。”爸爸没好气地说,我一听可高兴坏了,连连点头称“好”。——王皓然

“上钩了!”我大声地喊着,用最大的力气转动鱼竿,好重啊!爸爸看到了,脸上露出金灿灿的笑容,他走了过来,用力一挑,鱼就上钩了。我一脸不服气,向爸爸发起挑战:“爸爸,不如我们比一比,看谁钓的多,好不好?”“好!”爸爸爽快地答应了。——刘一萱

3.小练笔:让文中的人物开口说话。

小组合作:说一说 演一演 写一写

讲评课不仅要讲、评,还要指导。指导从学生的写作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出发,从学生的学习伙伴中来,有心理认同感,这样的指导,就是“以学定教,以写定教”。这一环节,重在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引导学生发现写法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人物的对话描写,内容显得死气沉沉。再出示含对话描写的精彩片段进行赏析,体会语言描写能让文章变得更加具体生动,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写,让文中人物展开对话,如果加上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人物会更鲜活,表达效果会更好。

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艰难的事儿。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书写,这就能够写文章了。

                                              ——叶圣陶

板书设计:

走进田园 热爱乡村

题目新颖

语言丰富

写好开头

展开对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