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在人类的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学会用火—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最关键的基础是直立行走,最后形成的是语言的产生。

3.人的生殖是通过生殖系统完成的。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功能是产生精子,并且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且分泌雌性激素。

4.受精的过程:睾丸(产生精子)—附睾(储存输送精子)—输精管—阴茎—子宫(胎儿发育的场所)—输卵管—卵巢(产生卵细胞)      (精子与软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在输卵管内)

5.胚胎发育的过程:受精卵—胚炮—胚胎—胎儿—婴儿

6.胚胎发育初期,由卵黄提供营养。胚胎,胎儿在子宫内发育时,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

7.青春期发育的变化。

身高突増、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明显增强、性意识开始萌动。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分别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能为生命提供能量的物质是糖类、脂肪、蛋白质;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水、无机盐、维生素。

2.人体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糖类;备用能源物质是脂肪;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所需的物质是蛋白质。

3.人体需要最多的营养物质是水,它是细胞的主要成分。

4.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的组成 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分两大类,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如唾液腺、肝脏、胰腺;小消化腺分布在消化道壁内,如胃腺、肠腺。

6.小肠是人体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的主要器官,他的那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也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7.对淀粉起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唾液、胰液、肠液。对蛋白质其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胃液、胰液、肠液。对脂肪起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胆汁、胰液、肠液。

8.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分解成氨基酸;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功能:温暖、湿润、清洁吸入的气体。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2.呼吸运动的完成:

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膈的位置下降,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膈的位置上升,肺收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3.肺内有许多肺泡,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4.气体为吸入肺后,肺泡内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能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吸排出体外。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血浆:主要成分是水,负责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 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贫血时,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会偏少,负责运输养和二氧化碳

白细胞:体积最大的血细胞,有细胞核,身体有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会增多。其功能是,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2.血管:

动脉:管壁较厚,弹性较大,血流速度较快。功能,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静脉:管壁较薄,弹性较小,血流速度较慢,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功能,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毛细血管: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当行通过;管壁较薄,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血液流动速度最慢。功能,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3.心脏壁主要有肌肉组织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心房与心室相通,左右不相同;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其功能是防止血液倒流。

4. 血液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变化:由动脉血变静脉血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血液变化:有静脉血变动脉血

5.血型系统包括: A型、 B型、 A B型和 O型。 A B型万能受血者, O型万能输血者。输血时,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等部分组成。

2.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3.尿的形成过程:血液—原尿—尿液

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4.

肾小球和肾小囊的过滤作用: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送回血液中。

5.排尿的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6.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汗液从皮肤汗腺排出,二氧化碳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眼球的基本结构:

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又分为外膜(角膜、巩膜)、中膜(虹膜、脉络膜)和内膜(视网膜,物像形成的部位)。内容物包括晶状体(透明,能折射光线)和玻璃体(支撑眼球壁,并折射光线)。

2.视觉和听觉的形成

(1)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觉。

(2)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听觉。

3.近视和远视

近视: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矫正佩戴凹透镜

远视: 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矫正佩戴凸透镜

4.神经系统有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前者包括脑和脊髓,后者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5.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6.脑和脊髓的功能

脑分为大脑,小脑,脑干。

大脑: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

小脑: 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调节心跳、呼吸和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

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这些刺激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脑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7.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参予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可以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两类。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组成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8.人体几种主要激素的作用

生长激素: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币过多会得巨人症。

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和兴奋性。幼年时分泌不足会得呆小症。成年后分泌不足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分沁过多会得甲亢。

胰岛素: 调节糖的代谢。分泌不足会得糖尿病。分泌过多会得低血糖。(胰脏既是内分泌腺也是外分泌腺)

9.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