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ichole 管理/职场
先说八十多人分成的队吧,有纵横四海队,有大富国,一统六国,爸爸队等,一共七个队,每个队有国王,王后,辅政大臣,骑兵工兵和小桂子,有队名和亮相方式所有表现以现金衡量。
分任务之后,我看到了有的队伍创造性的使用了当地的自行车,还有园区观光车,做任务比较快;我还看到有的团队国王和王后同性;这些关卡里有拼智力的我,有拼协作的,有拼统筹的,还有,拼运气的。我和另外一名台湾伙伴的任务是把酒瓶塞弄进酒瓶里再拿出来…这个,不容易。
所谓创造并不局限于某些特定行业,特殊部门,也不仅仅是讲究开发能力的技术部门。它有很强的多样性,对每个人来说都有可能是独一无二的。
组织团体,集团,都具有将各方力量统一化的魔力,如果长期呆在一个组织里,该组织的成员们就会在不知不觉间,追求同样的价值观。而另一方面,对于“另类”的价值观、事物、现象、人物等,也会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排斥感,就像“寒舍”“弊公司”对“贵府”“贵公司”那样。
分了团队之后,每个队都有了自己的独特价值观,尽管是临时的。人们在心里筑起肉眼看不见的城墙,也只能区分内外,并渐渐习惯用这种意识或所谓的二元论来轻率地判断失误。
就像在PK的过程中,你总能听到“这不公平”“他们作弊”“教练,他们凭什么”…而这些互相叫嚣的人,平日就是最好的伙伴呀!Ps:分队的时候,教练用了层层分割法,几乎把关系好的,认识的,全都打乱了,确保拓展过程无辈分,职级,性别之分,这是游戏的根基。
原来,有的人是战略部的,也擅长玩积木游戏;有的人搞技术的,也擅长玩大富翁游戏;有的人是行政服务岗,也擅长做小智囊团…混乱中,才发现了很多“原来,你是这样的你”。
试着把自己从迷失自我,只一味盲从团队理论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吧,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自己到底有什么一技之长,你应该重新找回自我,想想自己如何利用所在的团体达成某个目标,或许能给公司提供什么样的有效资源。
真心希望大家能在经历这样的反省之后,切身感受到创造的气息向你扑面而来。
现如今早已进入“创造与变革”的时代,各行各业,都期待改变以往的商业模式,提高运行速度并调整机构的存在方式。企业中所有的一切包括企业自身的存在意义,都开始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如果一味因循守旧,沾染上沿袭的恶习,不去积极适应时代的要求,企业就会因缺乏变通而变得死板强硬,最终只能被沉重的比赛。
人,亦是如此。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所有企业管理,团队管理都保留并热衷团队素质拓展这一团队训练古法的原因吧!
至少,作为参与者,作为局外人,我都感受到了组织者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