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破科学和人文之实质 方证精彩与呆板为别论

  “给定资料6”中划线句子写道:“人文是精彩的,科学是呆板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历史和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

                勘破科学和人文之实质方证

                        精彩与呆板为别论

      传统知识分子认为“人文是精彩的,科学是呆板的。”我认为这种说法割裂了科技与人文的联系,忽视了精彩与呆板之间界限的主观性,实为孤立的、静止的看待科学和人文的关系,有失偏颇,未见真谛!

    偏颇之一为割裂了科学和人文的联系,未见真谛!

      科学,从广义就是分科而学的意思。从一般意义上理解,科学就是追求知识,在当代更多的理解为自然和物质世界的知识。总归来说,科学强调的是总结、归纳和论证,是拿证据说话。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中既有科学求实证的一面,也有感性、信仰、求解脱的一面。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科学是人文的一部分,人文就是动态化的科学。因为人类一切的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类于人文,科学活动自然也是人类活动的一部分,所以说科学就是人文。

      以史观之,上古燧人氏族钻木取火,在彼之时空下,谁能说不是发明创造、不是科学;我们常以为骄傲与显摆的四大发明当然是科学,时至今日,谁能说其不是人文;近代之电话、电报、电影彼时为科学,以今日观之自然也是人文。从上论,今日科学之汽车、火车、飞机、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互联网如此等等,于百年后自然也会进入人文之范畴。所以说“科学”与否,“人文”与否,标签化的时候应该将其置于一定的时空背景下来进行。若以大视野观之:科学就是人文,人文也是科学。

    偏颇之二为未意识到精彩与呆板为主观之感受,亦未见真谛!

      精彩和呆板的实质都是一种感受,是主观之于客观认识的情绪化。精彩与否、呆板与否,一方面肯定与客观事物的性质和感情有关,而另一方面主要和主观的情感、知识契合程度有关。通俗来说就是一个普通的文科生永远是无法感受到一个数学家破解一道数学难题的精彩之处,我们只能看到的是呆板的数学;现代的青年大众是无法理解京剧、黄梅戏、越剧的精彩之处,而父辈自然也很难理解当下之流行歌曲是如何精彩。这一切都是我们认识对象与主观感受在情感和知识上的契合程度与标准的差异造成的,不能绝对的说某一对象是精彩的,抑或是某一对象是呆板的。

      还原到所谓的科技本身,谁能说电影、电视给我们带来的不是精彩;谁能说互联网科技背景下的微信、微博不是精彩;再往深处说,爱迪生、比尔盖茨、乔布斯他们的人生过程不是精彩的?或者说,我也不知道,如庄惠之辩言说“非鱼之乐,非我之乐”。全为感受,全不知感受。不知亦不能断言!科学、人文也应作如是观。

      所以说,只要能勘破科学和人文之实质,自然理解精彩与呆板之说为别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你想了解自己的过去,就看看你目前的状况。如果你想了解你的未来,就看看你目前的行动。你应该放下过去,为新的生活努...
    不想吃土的boy阅读 180评论 0 0
  • 启动时候出现这个问题是jdk与eclipse版本不对,要么都是32位,要么都是64位,不然是会出现这个问题
    一阳生阅读 198评论 0 0
  • 夜色昏黄旧梦生,窗前老树影朦胧。 年年岁岁风吹雨,暮暮朝朝此景重。 (中华新韵)
    不惑而歌阅读 465评论 21 45
  • 一级标题 二级标题 三级标题 四级标题 五级标题 六级标题 列表 无序列表(①) 无序列表(②) 有序列表 有序列...
    Sweeeetie阅读 27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