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行之中,我遇见的每一个人,听到的每一件事,都是无比宝贵的经历,而我也由衷感谢于此。
我所感,所想,包括我所拍摄的东西,很多是想表达那种不是乡愁的乡愁。旅行中有人问过我:你要真那么想家,或者有乡愁什么的,干嘛不一直待在家里陪父母多相处相处,还整天往外到处瞎跑?
其实,我所拍摄的第一套片子,就是关于家乡的,而后来由于上大学不得不离开家乡,我便开始拍摄他乡。看得多了,走得多了,认识的人多了,我开始喜欢上了辗转和告别,也许这就是我说的“不是乡愁的乡愁”。
苍舟给我说过,她讨厌告别,她的诗里面也写过,她没有乡愁。这种情愫在某种层面上与我内心不拍而合。但这种感情却鲜有人能理解,更多的人会认为,乡愁乡愁,你一天到晚愁个毛线你愁,有那闲工夫常回家看看会死?但我想说的是,我虽然回家待的时间少,但在家里的时间我都是很用心在陪父母的。我出门行走,拍照,是为了关注别人的乡愁,关注那些在大千中与我毫无关联,但内心里却有千丝万缕情感共鸣的人。
四方皆有游子,一开始他们与我们或是因为学业,或是因为工作,而被迫远离故乡,来到陌城,那时候,故乡对于他们来说,是房子、街道与家人、朋友的集合体,总是彻夜思念;而后来可能在陌城有了几次宿醉,吐了几次大街,结识三两好友,拙学半句方言后,对陌城虽多存反感,但也添了一些依赖,因为这地方再不好也是你今后一段时间内要待的地方。那时候,故乡的感觉就淡了,但对家人的思念会更深,故乡此时对于他们来说,是父母在饭后对他们的谈聊;再到后来,工作巧得云彩,业绩些有成就,又或许收获了一份爱情,甚者已有实力把父母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住,便更有时间孝敬父母,而在得知故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故乡对于他们,就只有少年时的街道,与朋友打闹的公园和那些美好与叛逆的记忆。就算到了这时,曾经的游子们还是会偶尔感慨下乡愁什么的,但当他们的子女出生的那一刻,故乡便似也许不存在了,就算存在,也绝不会在他们子女的内心存在。
如此一来,故乡变成了陌城,陌城变作了故乡,而子女所认同的故乡也一定会是他们长大的地方,是他们的父母曾经所排斥的陌城。
我四处游走拍照,拍过我最爱的家乡,拍过别人的家乡,拍过别人将要告别的家乡,也拍过以后可能会成为我家乡的陌城。才发现,梦过几两夕阳,沉过几回风马,便反认他乡作故乡了。而这并不是善变和遗忘,而是无法言说的最浓郁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