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突然冒出的念头是我为什么会对社会来乃至自身有如此多的不满,我不满我所遇到的一些糟糕的事,总是觉得自己的运气很差,为什么没有遇到一些对自身有利的事,为什么自己想要的一切总是必须通过诸多的努力才能得到。
我回想了自己高中以前的成长经历,虽然我们家孩子多,但是父母做着小生意,日子也算过得去。家务活什么的,母亲都是自己干了,实在干不完的,就让姐姐干了,所以我跟妹妹只会玩,可以说,我跟妹妹是在大人和哥哥姐姐的臂膀保护中长大的,没有受过什么苦难的事,我们心安理得的接受这样舒服的安排。
但是到了高中后,我遇到了一些自己难以消化的事,比如在语文课的时候,老师总是在选我旁边的两位女同学回答问题,我跟那两位同学本来是好朋友,由于我不明白老师为什么总是选择他们回答问题而忽略我,我认为老师是故意的,因为她不喜欢我,久而久之我对老师产生了恨意,对那两位女同学产生了强烈的嫉妒情绪。由于不会处理这些情绪,导致我不能专心于学习,成绩开始下滑,之后碰到的许多事情,我都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事情让我精神涣散,从此我沦为了差等生。高考考了两次才勉强进入个二本。
我觉得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读这样的学校简直是屈才,所以我也不喜欢那所大学。当走上社会后,我碰到了一个总是贬低我的上司,我也不能很好的处理这种关系,导致我在工作上的郁闷, 从而让我没有精力在继续深入学习。对所有事情都感到力不从心。
回想这些我曾经历的,我不会处理的事,或许是早年的时候,我被过度保护,这种保护我认为是理所当然,我把这种保护投射到学校和社会中,认为别人也应当这么认可我,当我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时,我无所适从,因此产生各种不满的情绪,而我不会处理这些情绪,导致我被这些情绪吞噬,也曾经一度抑郁,有个轻生的念头,现在回想起来还好那把小刀不够锋利,不然早就玩完了。
现如今,我来到了人生的四十关口,当然也是非常幸运得来到这个关口,我对自己展开了剖析,此时的我不在投射,不再向外看,开始向内看,寻找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得到结果两点,第一:我早年被过度的保护,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失去了当遇到问题时,我该如何去化解的思考能力。第二个:不能很好的处理情绪。
现在市面上很多家庭教育的课程,我呲之以鼻,但是,当我回溯了自己的历史找到了问题点之后,我发现家庭教育是非常关键的。
早在人类以狩猎为生的时代,家里的孩子都是跟着父母去狩猎,在这过程中,父母亲自传授孩子谋生的技能,这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技能。在这过程中加强了孩子与父母的交流,当孩子有什么难题时候,可以轻松的求助父母从而很好的化解问题。但是现在不同,谋生技能不在是父母的传授,而是送到学校接受统一的学习。这样导致了孩子与父母的交流就少了最关键的谋生技能的交流。
而老师管理的所有的学生,他们不可能关注到所有的孩子,当孩子得不到老师得关注,如果父母再不给以支持,那这个孩子是缺乏链接的。他会感到孤单,害怕,这种孤单与害怕让他不能很好的专注学业,也没有足够的知识去化解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难题,当他碰到他实在想破脑袋都解决不了事情时候,就可能走极端,就如同我。我是幸运的,但是很多各种抑郁自杀的孩子就没那么幸运了。
所以说,我觉得早年的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要教会孩子面对问题时候如何应对,遇到糟糕情绪时候如何应对。
问题是很多的,但是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当遇到问题时,不要一个人在那里想破脑袋,要把问题说出来,求助父母,大家一起想对策,因为解决方法总是要比问题要多。如此,可以加强孩子与父母的链接,至少让孩子不害怕存于这个世上。再者,我们不能替代孩子思考对策,不能直接抛出对策,引导孩子思考。如何引导,其实很多父母也是不知道的,包括我在内,所以要学习,这也是为什么家庭教育如此盛行的原因。这也反应了部分父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但是市面上家庭教育良莠不齐,我并不提倡报班,也不是看短视频,因为短视频的内容都是片段的,没有系统性,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先找书来看,可以从书本中得到系统性的认知。有了基本认知后,当遇到无法理解的内容时候,这时候再找老师探讨。 这样经过深度思考的学习才是稳固,也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
至于糟糕情绪的处理,之前我也是不懂处理的,是我给孩子买了本情绪的绘本之后,再给孩子讲解的过程中,我才知道情绪犹如天气变化,它会来,当然也会走。我们安静的接纳它,并等待它离开就好了,无需太多的在意。这点,我在《书写才是对自我的救赎》中有个描述,我就不再赘述。总之应对策略就是,接纳,允许它的来与去,不过多关注。
啰啰嗦嗦了一个早上,书写真是一项享受的事情,希望大家都一起书写,梳理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