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3.0》读书笔记

作者:迈克斯·泰格马

克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终身教授、未来生命研究所创始人迈克斯·泰格马克,重磅新作。从14岁起,作者就开始关注科技对人类未来的影响,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更是加剧了他的担忧,所以在其45岁,创立了人工智能界鼎鼎大名的非营利性组织“未来生命研究所”,致力于用科技改善人类的未来。

本书简介

      在人工智能崛起的当下,你希望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当超越人类智慧的人工智能出现时,人类将何去何从?你是否希望我们创造出能自我设计的生命3.0,并把它散播到宇宙各处?人工智能时代,生而为人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在《生命3.0》中,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终身教授、未来生命研究所创始人迈克斯·泰格马克将带领我们参与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对话。

    《生命3.0》一书中,作者迈克斯·泰格马克对人类的终极未来进行了全方位的畅想,从我们能活到的近未来穿行至1万年乃至10  亿年及其以后,从可见的智能潜入不可见的意识,重新定义了“生命”“智能”“目标”“意识”,并澄清了常见的对人工智能的误解,将帮你构建起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动态的全新思维框架,抓住人类与人工智能共生演化的焦点。                                                     

本书书摘

      生命的三个阶段:生命1.0、生命2.0和生命3.0 生命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争议之大,众所周知。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其中的一些要求非常明确,比如要求生命由细胞组成。这种要求可能不太适用于未来的智能机器和外星文明。由于我们不想将我们对未来生命的思考局限在过去遇到过的物种,所以让我们将生命定义得更广阔一些:它是一个能保持自身复杂性并能进行复制的过程。复制的对象并不是由原子组成的物质,而是能阐明原子是如何排列的信息,这种信息由比特组成。当一个细菌在复制自己的DNA时,它并不会创造出新的原子,只是将一些原子排列成与原始DNA相同的形态,以此来复制信息。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将生命看作一种自我复制的信息处理系统,它的信息软件既决定了它的行为,又决定了其硬件的蓝图。 

      与宇宙自身一样,生命逐渐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有趣。现在,请允许我做一点解释。我发现了一个有用的方法,就是根据复杂程度将生命形式分成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分别是生命1.0、生命2.0和生命3.0。

        我在图中总结了这三个层次的意思。 生命的三个阶段 注:

        生命1.0在它的有生之年都无法重新设计自己的硬件和软件:二者皆由它的DNA决定,只有进化才能带来改变,而进化则需要许多世代才会发生。

      相比之下,生命2.0则能够重新设计自身软件的一大部分:人类可以学习复杂的新技能,例如语言、运动和职业技能,并且能够从根本上更新自己的世界观和目标。

      生命3.0现在在地球上尚不存在,它不仅能最大限度地重新设计自己的软件,还能重新设计自己的硬件,而不用等待许多世代的缓慢进化。

名词备忘表

  关于超级智能的常见误区:

      总之,我们可以根据生命设计自身的能力,把生命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

      ◦ 生命1.0(生物阶段):靠进化获得硬件和软件;

      ◦ 生命2.0(文化阶段):靠进化获得硬件,但大部分软件是由自己设计的;

      ◦ 生命3.0(科技阶段):自己设计硬件和软件。

      经历了138亿年的漫漫进化之后,宇宙前进的步伐在我们的地球上开始猛然加速:生命1.0出现在约40亿年之前,生命2.0出现在约10万年前,而许多人工智能研究者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生命3.0可能会在一个世纪以内降临,甚至可能会出现在我们的有生之年。

        2014年春天,我与我妻子梅亚、我的物理学家朋友安东尼·阿吉雷(Anthony  Aguirre)、哈佛大学的研究生维多利亚·克拉科芙娜(Viktoriya Krakovna)以及Skype创始人扬·塔里安(Jaan  Tallinn)一起,成立了一个非营利性组织“未来生命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简称FLI)。我们的目标很简单:保证生命在未来继续存在下去,并尽可能的兴旺发达。具体而言,我们认为,技术赋予了生命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要么让生命实现空前的兴盛,要么让生命走向自我毁灭,而我们更青睐前一种。

  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的关键问题

        图注: 哪些人工智能的问题会很有趣,取决于人工智能发展到什么水平,以及我们的未来会走上哪一条支路?

  人工智能可以胜出人类的任务

      智能的定义是,完成复杂目标的能力。

      它不能用单一的IQ指标来衡量,只能用一个由所有目标组成的能力“谱”来衡量。箭头指的是当今最好的人工智能系统在不同目标上的表现。通过这张图可以看出,当今人工智能的能力总是比较“狭窄”,每个系统只能完成非常特定的目标。与之相比,人类智能则非常宽广:一个健康儿童能学会做任何事情,而且在所有事情上都做得比人工智能更好。

  人类能力地形图

      这张“人类能力地形图”是机器人专家汉斯·莫拉维克提出的,其中,海拔高度代表这项任务对计算机的难度,不断上涨的海平面代表计算机现在能做的事情。

      随着“海平面”持续上升,它可能会在某一天到达一个临界点,从而触发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临界点,机器开始具备设计人工智能的能力。在这个临界点之前,“海平面”的上升是由人类对机器的改进所引起的,但在这个临界点之后,“海平面”的上升可能会由机器改进机器的过程推动,其速度很可能比人类改进机器的速度快得多,因此,很快,所有“陆地”都会被淹没在水下。这就是“奇点”理论的思想。


      大脑的记忆原理与计算机的信息存储原理截然不同,这不仅体现在它的构成上,还体现在它的使用方式上。你在计算机或硬盘上读取记忆的方式是通过它存储的位置,但你从大脑中读取记忆的方式则是依据它存储的内容。在计算机内存中,每组比特都拥有由一个数字组成的地址。当需要读取某些信息时,计算机检索的是它的地址,这就好像在说:“请你从我的书架上取出最顶层从右往左数的第5本书,然后告诉我第314页上说了什么。”相反,你从大脑中读取信息的方式却更像搜索引擎:你指定某个信息或与之相关的信息,然后它就会自动弹出来。比如,当你听到“生存还是……”这个短语时,它很可能会在你脑中触发“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句话;如果你在网上搜索这个短语,搜索引擎也很可能会给你同样的搜索结果。实际上,即便我引用的是这句话中的另外一部分,甚至弄混一些字词,结果可能还是一样的。这种记忆系统被称为“自联想”(auto-associative),因为它们是通过联想而不是地址来进行“回想”的。

在有形的物理实体中,如何产生了那些抽象、虚无缥缈的东西?例如智能?

      现在,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有答案了:在感觉上,智能之所以没有物质形态,是因为它独立于物质层面而存在。它似乎拥有自己的生命,而且,这个生命并不依赖于、也不会反映出物质层面的细节。简而言之,计算是粒子在时空中排列出的形态。粒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组成的形态。所以,物质是无足轻重的。

        换句话说,硬件就是物质,软件就是形态。计算的“物质层面的独立性”暗示着我们,人工智能是可能实现的:智能的出现并不一定需要血肉或碳原子。

        人工智能真的会统治世界,还是会赋予人类统治世界的能力?

        从今天的现实情况到通用人工智能统治的世界之间,在逻辑上,需要执行三个步骤:

            ◦ 第一步:建造人类水平的通用人工智能;

            ◦ 第二步:用这个通用人工智能来建造超级智能;

            ◦ 第三步:使用或者放任这个超级智能来统治世界。

  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后果总汇

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的特征

      在人类所有的智力特质中,意识(consciousness)是最了不起的。我认为,意识正是宇宙的意义之来源。星系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我们的目光触及它们,并在主观上体验到它们的存在。

      如果说在遥远的将来,高科技的僵尸人工智能占领了整个宇宙,那么,无论它们的跨星系结构是多么的奇妙,它都不会是美丽的或者有意义的,因为没有人能够体验它,只是对空间巨大而又毫无意义的浪费罢了。

      我认为要广泛地废除技术,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通过一个全球范围的极权主义国家来执行。雷·库兹韦尔在《奇点临近》一书中,以及埃里克·德莱克斯勒(Eric  Drexler)在《造物引擎》(Engines of Creation)一书中,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原因很简单:如果一些人(而不是全部)放弃了一种具有变革性的技术,那么,那些没有放弃的国家或集团就会逐渐累积起足够的财富和权力,从而接管和统治世界。

地球毁灭的可能情景

      图注:这些例子是可能毁灭已知的生命形态或永久剥夺其发展潜力的情形。尽管我们的宇宙本身可能还能延续至少100亿年的时间,但我们的太阳将在10亿年后将地球烤焦,然后将其吞噬,除非我们把地球搬运到一个安全的距离。35亿年后,银河系会与相邻的仙女座星系相碰撞。虽然我们并不知道它们相撞的具体时间,但我们可以预言,早在这场碰撞发生之前,就会发生小行星撞击地球,或者超级火山爆发引发经年累月的“火山冬天”。我们既可以用技术来解决所有这些问题,也可以用技术创造出新的问题,比如气候变化、核战争、改造瘟疫或出错的人工智能。

  物质转化为能源的效率

      图注:将物质转化为能量的效率是相对于理论上限E=mc2而言的。正如表中文字所示,通过向黑洞中注入物质然后等待其蒸发,可以达到90%的效率,但这个过程实在太漫长了,一点用都没有。但速度快一些的过程,其效率又太低了。

  假如我们在途中有无限的时间可以旅行,难道我们不能到达任意远的星系吗?

    宇宙的婴儿照

      图注:我们的宇宙,也就是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以来,光线有足够的时间到达我们的球形区域(我们身处这个区域的中心)。这张图片显示了普朗克卫星所拍摄的宇宙早期照片,也就是宇宙的婴儿照。这张图说明,在宇宙只有40万年历史时,它是由炙热的等离子体组成的,其温度和太阳表面一样高。在这区域之外,可能还有更广袤的空间,每年,这个区域都在扩大,我们也因此会看到新的物质。

      第一个挑战是,我们的宇宙正在扩张,这意味着几乎所有的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所以,殖民遥远的星系就变成了一场追赶。

      第二个挑战是,宇宙膨胀正在加速,这是由构成我们宇宙的约70%的神秘暗能量造成的。如果你想知道宇宙的膨胀为什么会引起麻烦,请想象一下,你到达了火车站站台,看到你的火车正慢慢地加速远离你,但有一扇门开着。如果你快速冲过去,能赶上火车吗?由于它最终肯定会跑得比你快,所以,答案显然取决于火车最初离你有多远:如果超过了某个临界距离,你就永远赶不上它。我们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试图追赶正在远离我们的遥远星系,即使我们能以光速前进,所有与我们相距超过170亿光年的星系依然遥不可及,而宇宙中超过98%的星系距离我们都超过了170亿光年。     

      但是等一下,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不是说没有东西可以比光速跑得更快吗?那这些星系膨胀的速度怎么能达到超光速呢?答案是,狭义相对论已经被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取代了。在广义相对论中,速度的限制更为自由:当物体在空间中运动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光速更快,但空间可以随意扩大,要多快,有多快。

      爱因斯坦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来可视化这些速度限制,那就是将时间视为时空的第四个维度,如下图所示,图中加上时间后依然是三维,因为我省略了三维空间中的其中一维。如果空间没有膨胀,光线将在时空中形成45°的斜线,这样,我们从地球上能看到并可能到达的区域就是圆锥体。我们过去的光锥被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所截断,而我们未来的光锥将永远膨胀下去,让我们获得无限的宇宙资源。相比之下,中图显示了一个因暗能量而膨胀的宇宙(我们所栖身的宇宙应该就是这样的),它将我们的光锥变成了香槟酒杯的形状,将我们能够殖民的星系数量永远限制在大约1  000万个。

      图注:在这张时空图中,一个事件就是一个点,这个点的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分别表示它发生的地点和时间。如果空间没有扩张(左图),那么,两个圆锥体将两个时空区分开,一是能影响身处地球上的我们(我们位于顶点)的时空,二是地球上的我们可以影响的时空(上圆锥),因为因果关系,时空不能跑得比光速还快——光线每年跑一光年。如果空间膨胀(右图),事情就变得更有趣了。根据宇宙学标准模型,即便空间是无限的,我们也只能看到和到达时空中的有限区域。中间的图片很像一个香槟酒杯。在这张图中,我们用坐标隐藏了空间的扩张,这样,遥远星系随时间的运动可以用竖直线来表示。在我们目前的位置(大爆炸后138亿年),只有“香槟酒杯”底座上的光线才有足够的时间到达我们身边。并且,即使我们以光速行进,我们永远到不了“香槟酒杯”上部分之外的区域,而那里包含了几百亿个星系。右图的下部像一个水滴。在这张图中,我们用普通的坐标系来表示空间,所以你能看到空间在膨胀。这将“香槟酒杯”的底座变成了一个水滴形状的结构,因为我们能看到的区域的边缘地带在早期都离得非常靠近。 

      如果这个限制让你感觉到一种“宇宙幽闭恐惧症”,那不要难过,高兴一点,因为上面的分析可能有一个漏洞:我的计算假设暗能量随时间保持不变,这符合最新的观测结果。然而,我们仍然不知道暗能量究竟是什么,这就留给了我们一线希望:有可能,暗能量最终会衰减,就像解释宇宙暴胀时所假设出来的那种与暗能量类似的物质一样;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加速将会变成减速,这样,未来的生命形式就能够殖民新的星系,想待多久,就待多久。

激光帆的工作原理

      图注:罗伯特·福沃德设计的激光帆可以到达4光年之外的南门二恒星系统。起初,一束位于我们太阳系的强烈激光向飞船的激光帆施加辐射压,使其加速;当到达目的地附近时,想要刹车,就将激光帆的外环分离出来,并将激光反射回飞船。

      有一个著名的量,大自然总是力争将它最大化,这个量就是熵(entropy)。简单来说,熵是事物混乱程度的度量。热力学第二定律说,熵总是趋于增加,直到达到最大的可能值。如果暂时忽略万有引力的影响,这种最大的混乱状态被称为“热寂”(heat death)。热寂是指万事万物都会扩散成一种无聊而又完美的均质状态,没有复杂性,没有生命,也没有任何变化。比如,当你将冷牛奶倒入热咖啡中时,你杯中的饮料看起来不可逆转地朝着它的“热寂”目标迈进。不久之后,它就会变成一杯温热均匀的混合物。如果一个活的有机体死了,它的熵也会开始上升,过不了多久,它的粒子排列就会变得不那么有序。

      我们如何才能将宇宙的这两种趋势(一是趋向生命,二是趋向热寂)协调起来?我们可以在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1944年的著作《生命是什么》(What's Life?)一书中找到答案。薛定谔指出,生命系统的一个标志就是,它通过提升周围环境的熵来保持或降低自己的熵。换句话说,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生命面前有一个漏洞:虽然整体的熵必须增加,但它允许某些局部区域的熵减,只要它能让其他地方增加更多的熵即可。因此,生命让环境变得更加混乱,从而维持或增加自己的复杂度。

      当我们建造机器来帮助我们时,可能很难保证它们的目标与我们的完全一致。譬如说,捕鼠器可能会错把你的脚趾头当成饥饿的老鼠,结果让你疼得龇牙咧嘴。

        换句话说,通用人工智能带来的真正风险并不是它们的恶意,而是它们的能力。一个超级智能会非常善于完成它的目标,如果它的目标与我们的目标不一致,那我们就有麻烦了。

      人们在建造水电站大坝时根本不会考虑会淹没多少蚁丘。因此,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如果我们最终造出了超级智能,那我们必须保证它们是友好的人工智能。“友好的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安全性研究先驱埃利泽·尤德考斯基(Eliezer Yudkowsky)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目标与我们相一致的人工智能。 想要让超级人工智能与我们的目标相一致很重要,也很困难。实际上,这目前还是个未解之谜。

      这个问题可以被划分成三个子问题,每一个都是计算机科学家和思想家正在研究的活跃课题:

      ◦ 让人工智能学习我们的目标;

      ◦ 让人工智能接受我们的目标;

      ◦ 让人工智能保持我们的目标。

身体感觉皮层对应的特定脑区

      图注:视觉皮层、听觉皮层、躯体感觉皮层和运动皮层分别与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激活有关,但这并不能证明它们分别是视觉意识、听觉意识、触觉意识和运动意识的发生地。事实上,最近的研究表明,初级视觉皮层与小脑和脑干一样,是完全无意识的。

图片来源:www.lachina.com。

      信息处理过程要产生意识,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我不想假装自己知道保证产生意识的充分条件,但我打赌,一定有下面这4个必要条件。

      正如我所说,我认为意识是信息以某种方式进行处理时的感觉。这意味着,一个系统想要拥有意识,就必须具备存储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是前两个原则。请注意,记忆并不需要持续很长时间。我推荐你观看介绍英国指挥家克莱夫·韦尔林(Clive  Wearing)的一个感人视频:虽然他的记忆短于一分钟,但他看起来依然是完全有意识的。我还认为,一个系统想要产生意识,还必须与世界的其他部分之间具备相当大的独立性,否则它在主观上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最后,正如朱利奥·托诺尼所说,我认为一个系统要产生意识,还必须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为,假如它由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感觉起来就会像两个单独的意识实体,而不是一个。前三项原则意味着自主性,也就是说,这个系统能够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保持信息和处理信息,决定自己的未来。如果一个系统具备全部4个原则,就意味着这个系统是独立自主的,但组成它的各部分却不是。

本书附录

目录

赞誉

推荐序一 如何正确地关心人类命运

推荐序二 重新定义生命

中文版序 我们只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冰山一角

引言 欧米茄传奇

01 欢迎参与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对话

02 物质孕育智能

03 不远的未来:科技大突破、故障、法律、武器和就业

04 智能爆炸?

05 劫后余波,未知的世界:接下来的1万年

06 挑战宇宙禀赋:接下来的10亿年以及以后

07 目标

08 意识

后记 未来生命研究所团队风云传

注释

致谢

                                                                                                           - END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80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2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3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5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6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14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5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7评论 4 33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73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7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智能为“完成复杂目标的能力” 一、生命的三个版本 生命是一套有自我复制能力的信息处理系统,和计算机一样,其实就由两...
    巴音M阅读 572评论 0 0
  • 《生命3.0》并不是光谈AI,而是探讨以AI为灵魂的第三阶段的生命形式。这种生命形式脱离了有机形体,而是以计算机软...
    之鄙黍阅读 868评论 0 0
  •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去年在万维钢精英日课中的解读,当时只有新鲜出炉的英文版,听完解读就很期待中文的出版,时隔约一年,...
    做一些看似无用的事阅读 1,542评论 0 2
  • “喂,荣哥。”开森右手拿着用了快一年且破旧的摩托罗拉L7手机。 电话另一头传来浑厚的声音:“你的高考分数出来了,刚...
    籣先森阅读 151评论 0 0
  • 从第二食堂餐厅出来,她用右手背把嘴上的清水掳走,左手提着刚买的玉米饼。这大叔太坑人了,明明有更大的饼还给我个小的,...
    半拉阅读 16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