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东西,拥有就幸福;长大后,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就幸福;成熟后,发现幸福原来是一种心态,领悟就幸福。
随着年龄的变化,人们对幸福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然而,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比完成一个目标要难得多得多,学会一门技术跟领悟一个道理相比,根本不是一个层级,于是,幸福离我们愈来愈远,时间久了,我们甚至都快忘记幸福长什么样子了。
但追求幸福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天性,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那么如何才能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中,让自己一直幸福呢?
相信《幸福的最小行动》这本书会告诉你答案。
《幸福的最小行动》作者刘轩,美籍作家刘墉之子,哈佛大学心理学的博士,茱丽叶音乐学院的高材生、散文专栏作家及主持人,音乐、时尚、娱乐达人。
作者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心理学的前辈,外表看上去很潮、很时尚,内心却很传统、很浪漫。
2
这本书不像有些心理学著作一样,内容深奥得让人读起来就想睡觉,相反,这本书很幽默,很生动,并且非常符合我们的现实生活,在书中,甚至连刷牙洗脸这样的小事,都变成了一个个跟心理学密切相关的事情。
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生活中很多小事的心理学原理,即使没有学习过心理学的人,也能看得清楚明白,甚至可以直接拿过来,就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就拿我们广大人民群众,都普遍存在的拖延症问题来说吧。
我们都知道要战胜世界,必须先战胜自己,如何克服拖延的毛病,是我们每个人在成功之路上的必修课。
但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想要战胜拖延症,光靠意志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拖延的毛病包含许多复杂的心理因素,无法完全只用蛮力解决。
这就像是一部车,当你发动不起来时,一直不断地转钥匙,踩油门是无助于事的,你得打开引擎,看看到底哪里出了状况。
所以,我们首先得知道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类拖延症患者,对吧?
3
书中把拖延症患者,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种类型,就是想拼到最后一刻的冲刺者。
有些人很喜欢那种在最后紧要关头,一鼓作气把事情做完的感觉,甚至还能从中得到别样的刺激。
但这么做,势必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压力,而且实际效果并不可靠。
第二种类型,源于人的逃避心态。
这类型的人习惯在心中充满假设,比如事情完成后,将面对的批评与失败,也因为经常怀有恐惧,所以自然不想完成事情。
其实,几乎所有人都会对自己应该要完成的事情有所预期,但不一定人人都会以此拖延逃避,这种对结果怀有恐惧的拖延类型,多半发生在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的人身上。
第三种类型,是选择困难的后果。
有些人本来就容易犹豫,对自己的决定容易动摇,每一个选择好像都对,又好像都不对,因此无法决定该怎么做事,所以越拖越久,消耗自己的精神。
尤其,当因为无法评断做这些事情到底有没有价值,或能不能让自己快乐而左思右想时,拖延自然就发生了。
第四种类型,是那些特别容易冲动,寻求刺激的人。
这类型的人拖延事情,是因为他们总是把精神放在更好玩或更感兴趣的事情身上。
这种人容易分心,时间观念也比较差,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无法察觉时间的变化,但对于他们不想做的事情,几乎不放在心上,才导致事情总是拖延到最后一刻发生。
4
针对以上几种类型的拖延症,作者都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但其中作者针对拖延症给出的一个“事不过三法则”,我特别喜欢,具体说一下。
“事不过三法则”意思是:每天要从你的待办事项里,选出三件事,也只有三件事,来优先完成,一次不要给自己列超过三件事。
而且,作者建议这么分配。
第一件事,可以选择一件容易完成的事,例如回一封电子邮件,很简单,轻松就能搞定。
第二件事,应该是跟未来计划有关的,例如为年底的报告做一点研究,这件事未必今天就得做完,但每天增加一点进度,绝对有好处。
第三件事,则是做一件今天必须处理完的事。
5
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
因为意志力就像肌肉,我们的内心也需要暖身。
当你在健身房,如果一开始就做强度特别大的训练肌肉时,你很可能会因此受伤,而且效率也不会高,但先完成一个低难度的项目,让自己暖暖身,循序渐进,反而会更好。
这个原理,具体到生活和工作中,也同样适用。
另外,利用“事不过三法则”,还可以让你在众多杂事中,作出选择和取舍,从而慢慢学会在自己人生路上的断、舍、离。
你看,这样做,是不是很简单呢?
没有死板又深奥的心理学术语,但是却能把生活中的事情,用心理学的知识,解释得如此浅显易懂,所以真的是非常适合很多没有心理学基础的普通人读。
当然,即使您是心理学专业出身,也是极好的,因为您可以在书中看到对心理学不同的解读,这也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生智慧呢。
总之,用最小的行动,获得人生最大的幸福,这就是《幸福的最小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