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luxdb安装及配置
1 安装
使用二进制文件安装,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保持独立
wget wget https://dl.influxdata.com/influxdb/releases/influxdb-1.2.0_linux_amd64.tar.gz tar xvfz influxdb-1.2.0_linux_amd64.tar.gz
2 配置
- 文件说明
采用二进制方式解压后,可执行文件在usr/bin/influxd,配置文件在etc/influxdb/influxdb.conf
可以直接使用该配置文件 - 指定配置文件
使用-config=来指定配置文件 - 目录修改
修改[meta]、[data]中的dir路径 - 存储时间
修改[retention]选项中的check-interval来调整存储时间 - 默认端口配置
| 用途 | 端口号 |
|---|---|
| api | 8086 |
| admin | 8083 |
3 运行
nohup ./influxd -config xxx.conf > /dev/null 2>&1 &
> /dev/null是一种偷懒的方式,可以写到具体的文件中,查看相关的日志
4 高级主题
集群搭建
开源支持集群的influxdb版本为0.11,似乎0.12版本也支持,没有实验(目前测试机89上有一个测试伪集群:路径 /usr/home/shanfeng/cluster/influxdb)
- 下载
wget https://s3.amazonaws.com/influxdb/influxdb-0.11.0-1_linux_amd64.tar.gz tar xzvf influxdb-0.11.0-1_linux_amd64.tar.gz - 配置与单机基本一致,需要注意的是
[meta]项
[meta]中的http-bind-address用于集群通讯 - 运行
逐个运行influxdb实例,添加集群运行参数- join ip-list
ip-list为http-bind-address中配置的集群通讯列表
CQ查询
CQ查询用于数据归档,减少日志总体数量,主要是通过降低时间精度和压缩数据量来实现,细节参阅这篇博客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7702597#articleHeader3
influxdb的amdin界面还是挺强大的,不过图像操作却相当受限制,可以google了解更多的一些查询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