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写作时,最大的困扰是不知道写什么,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就算勉强写完了,还特别不满意。
碰见这类情况,该怎么办?
1.降低期待,自由书写
还没开始动笔,就想着写一篇惊艳全场的文章,会给自己极大的心理压力。好不容易开始动笔,一边写一边评判,这里没写好,哪里需要修改,这样下去多半会半途而废。
写文章的时候,允许自己写烂文,要知道我们都有权利写出世界上最烂的文章。
先完成,再谈完美。
降低期待,摒弃了完美心理后,可以尝试自由书写的方法。
《写出我心》提到:给自己一定的时间,不间断地写。随意写,想到什么写什么,看到什么写什么。
《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一书中也提到了这一方法,坐下来不停地写上5分钟、10分钟或者半个小时。
写你脑海中的一切东西,你眼睛看到的,你耳朵听到的,你漫无目的乱飞的思绪,都写下来。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写作没有思路的状况,还能释放情绪,缓解焦虑。
2.生活处处皆文章
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要注意留心观察生活。比如与朋友聊天,或是留心观察四周的一切。
昨天跟闺蜜聊到该不该去读研的问题,两人从利弊和个人追求方面聊了几个小时。整理一下谈话内容,完全可以写一篇文章《该不该暂停工作去读研?》
今天在公交车上,前边的两人在大声交谈着让孩子去相亲的问题,两人控诉自己的孩子到了二十七八岁还没有结婚的打算。
这让我想起了网上的一个段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剩下的两个是不考公务员,不去相亲。
想到我爸妈现在已经懒得逼我结婚,还有朋友的父母每星期安排她相亲一场,突然想写一写听过的那些相亲事遇上的奇葩事。
除此之外,平时有什么灵感,马上记在手机便签或者小本子上。一旦没有思路,这些平时记下的东西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现在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听到或看到金句、有意思的话,都会立即记录下来。看到一些场景,也会思考一下能不能运用到小说中去。
下午在外面做头发,发型师是个大帅哥,我一边写晨读感悟,一边花痴地偷瞄他。突然想到我的小说中要写一个男主为女主吃醋的场景,写女主花痴发型师被男主知道了,傲娇地吃醋,应该会很好玩。
3.细节最能打动人心
语文课上讲到文章的描写形式时,除了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讲得较多的就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特别萌表达情绪,我经常拿来给学生举例的是《转弯处的回头》。
弟弟郊游时脚磕破了,被同学送去了医院包扎,回来的路上碰见了爸爸,爸爸没有安慰弟弟,只是简单交代了几句。弟弟很委屈,觉得爸爸不关心他。
同学安慰弟弟爸爸一定会回头,结果爸爸真的在转弯处回头看了弟弟一眼……
中国的父母表达感情一般比较含蓄,他们不会经常把“我爱你”挂在嘴边,他们的爱都藏在一些小细节里。
《写出我心》讲了一个写出细节的小技巧,就是利用五感,分别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把这些感受记录下来,能让你的细节描写更加鲜活、立体。
独在异乡,一道熟悉的菜肴,会突然让人想起家乡妈妈的味道。走在街上,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也许就陷入了回忆的思潮。
有一次傍晚时分与同事外出散步,回来的路上,路过一个农家小院。昏黄的灯光透过窗户朦朦胧胧地洒出来,依稀能听见厨房里炒菜的声音。
一瞬间,本来聊得特别嗨的我们,停止了说话,放缓了脚步。
过了半响,我说,“刚才的窗户和灯光,让我想起了家里。”
同事轻声回答,“我也是。”
为什么有些文章读起来感觉干巴巴的,有些文章读起来让人感同身受,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细节描写特别鲜活、到位。
总结一下,今天的晨读主要讲了普通人提升写作能力,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三种方法:
降低期待,摒弃完美心态,开始自由书写。
不是没有东西可写,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素材的眼睛,听到素材的耳朵,感受素材的内心。
细节最能打动人心,利用五感,让自己的文章活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