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庆卫视《大声说出来》有一期节目,看哭了很多女生。
节目中,一个34岁的未婚女博士,与妈妈哭诉成长的委屈。妈妈一直强势驳斥,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
妈妈一直灌输这样的观念给女儿:让你吃胖,是为了健康!让你朴素,是为了学业!让你苦学,是为了未来!
妈妈看不惯女孩子花枝招展,她认为:只有高学历,才是真正的资本。
女儿终于学业有成,也熬成了大龄剩女,她迅速成了妈妈的烫手山芋,急急让她相亲。妈妈的行为,让女儿很崩溃。
女博士30多了还不会谈男朋友,在妈妈的逼迫下,她相亲20多次,竟然没有一个男人欣赏她。
很多男人要么嫌弃她土、要么嫌她胖,说她像电视剧《渴望》中走出来的老气女人。
女儿哭诉说:
从小妈妈就让自己按照她的意志穿戴,自己只能什么都听她指挥。
中学时期,自己买了一条花裙子,因妈妈看不惯,把裙子给剪碎了。
妈妈却认为:学生,就该好好学习,不能跟有些同学一样学打扮。
妈妈一口咬定:女儿是博士,胖点有什么不好?是自己不自信。
她还强调说:看见外面一些女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就恶心。
女儿崩溃大哭,说:
以前妈妈教育的很多观念,走入社会后,发现根本不是那样的。
妈妈替自己设计和想象的未来,跟现实的社会不一样!
因为妈妈的强势和偏见,女孩在整个青春期,只知道死读书,衣服全是黑色和灰色。
直到博士毕业成了大龄剩女,妈妈却突然觉得有危机感了,又逼着女儿相亲。
最后女孩哭诉,说是妈妈把自己生丑了,现在妈妈也不要她了,只想快点把她嫁出去。
其实,这个女孩真不是丑,她只是缺自信!
母亲思想教条化,教女儿学习,却不教她成长;教她顺从,却不给她自由。
一个性格强势,思想跟不上时代,还要凡事干涉控制的妈妈,很难培养出自信坚毅、有个性魅力的孩子。
2
朋友圈曾刷屏了一个关于“快乐抑郁症”的故事。
那个当教师的妈妈,因为从小对女儿强势管理,只有物质关心,缺少精神交流,导致表面乐观能干的女儿,在国外留学期间,留下一封遗书,选择了自杀。
女儿在信中说:
自己活得太累了,为了成为妈妈眼中的样子,成长为父母的骄傲,她八年前就患有强迫症---强迫自己处处表现出优秀能干。
可是自己太痛苦,已经崩溃了,只能选择永远解脱。
妈妈在忏悔中提到:
我这个女儿很能干,情商高,朋友也多,性格开朗,处理事情冷静。
留学的事情也是她自己决定的,自己找的学校,还申请到奖学金,自己办签证,买机票。
当时的她并不知道,女儿坚强的外表下,也有一颗脆弱的心。
为了成为妈妈希望的样子,她逼迫自己,只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众人。
回忆从前,这位妈妈痛苦反思:“一旦女儿考试没考好,我就会旁敲侧击地鞭策一下她。现在回想,那时女儿的心理问题已隐约出现了”。
“只要碰上大考,她就出不了好成绩,这就是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
这位妈妈最后才明白:父母要学会欣赏子女,看到他们的独特之处,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尽可能地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强势的妈妈,很容易自以为是。有的盲目粗暴,有的严肃缜密,挥洒家长威严于无形。
就像这位妈妈,以自己做老师的权威,对孩子的优良成绩、优秀表现,有强烈的自信!
无形中影响和控制了孩子的自我,孩子一心想按照大人的希望努力变好,却不堪重负,最终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严厉的妈妈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痴心,因为沉浸在对儿女前程的幻想中,她会变成一个完美主义者。
一味要求、苛责孩子,这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自卑和刺激。
从根本上来说,是在慢慢毁掉孩子的自信心。
畅销书《通往成功之路的秘诀----坚毅》中说:
培养孩子坚毅的个性至关重要,它不亚于才华和智商。向着长期目标,坚持自己的热情,即使经历失败,依然能够不懈地努力下去,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3
孩子拥有坚毅自信的个性,勇于做自己,是他们美好未来的开始。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政治家,而成就他精彩人生的,正是他妈妈从小对他良好个性的培养。
小时候的丘吉尔天真可爱,没有耐心,对历史和哲学兴趣不大,在贵族学校哈罗公学,他的成绩很差,被列为差孩子行列。
他曾被学校多次警告。
可他的妈妈却认为,丘吉尔智力优良,有优秀的英语写作和演讲能力,考试成绩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如果他的所学与他的特长相符,将来一定有所作为。
于是,丘吉尔的妈妈丢掉贵族家庭的包袱,把他送进了桑赫斯特军校当了一名骑兵士官生。
这是一所很普通的士官学校,在这个上流社会瞧不起的地方,出身上流社会的丘吉尔如鱼得水,军校毕业时,成绩名列前茅。
丘吉尔的妈妈让他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优点,从而让孩子信心大增,对美好未来有坚定的希望,最终成就了自己的梦想。
香港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谈起孩子的教育,特别强调家庭的共融:一起讲、一起听、有商量,一家人平等交流。她的两个儿子都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4
发掘和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表达能力、抗挫能力和特殊技能,都可以造就孩子独特的个性,而有魅力的个性,才是他们被社会接纳和被人喜欢的根本力量。
有个性的孩子,往往较为自信,敢于表现不露俗套的自我。有时正是成人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孩子个性的火花,让孩子丧失了独立人格。
妈妈强势控制孩子,从思想和行为上要求孩子跟着她走,最终孩子会没有个性,不够独立,使孩子害怕遇到否定和拒绝,习惯于隐藏自己内心的感受,习惯依赖父母。
美国教育博士詹姆斯说:依赖本身就是个弱点。它滋生懒惰、精神松懈、懒于独立思考、容易被他人左右。
所以,强势包办,替代孩子做主,这不是在帮他,而是在害他。
另一位教育家布鲁尔-卡特强调: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比对身体的关心更重要,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
愿妈妈们尽早明白:孩子有自己的未来, 如果你不让他做自己,早晚有一天,你成就不了他的未来,他也成全不了你的希望。
作者简介:孙晓帆 笔名:晓凡不烦。自由撰稿人,身体在都市,心灵在乡村。人生本自在,我手写我心。文章首发写手圈(xieshouquan010),爱写作的人都在这里。转载请联系写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