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一个金秋时节,一位白发老人住进苏州饭店,面朝南园,触景生情,写下了四行诗句:
万山千水行重行 老来依旧一书生 笔下难尽胸中意 愧忆南园读书声
这位老人,就是费孝通先生,这一年他83岁。
一、童年时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的成长,与滋养他的故土密不可分。
费孝通先生生于江苏吴江,那一带气候温和,雨水充沛,人文荟萃。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吴江就在苏杭之间,算得上一方洞天福地。
费孝通生长在一个温暖的家庭。母亲名字里有“兰”字,父亲爱种兰花。
小学时代的费孝通,体弱多病,经常缺课在家。小伙伴们给他起了绰号“小废物”。加之他又好动,和班上的男生难免有矛盾,争斗过程中常常吃亏。母亲为此伤透了脑筋,最后不得不把他转入振华女校,托友人王季玉照顾。
二、父亲的言传身教
童年时期,费孝通因病缺课,在校的机会少,在家的机会多,与父亲接触的机会也多。
父亲费璞安先生时任江苏省视学,经常到各地考察,调查教育,回来就写调查报告。每次都带回一叠叠材料,有教师教法,课堂评价语录。这些材料既生动又鲜活,还有各种数据分析,这为以后做乡土研究的费孝通留下了深刻记忆。
他在《记小学乡土教育》一文中回忆:
这也许是我父亲有意教我们这几个孩子怎样认真写作的方法。校对以后他自己,还要阅读一遍。如果发现有未校对出来的错字,就责备我两位哥哥,说他们校对不够认真。看来,我哥哥后来写文章时,字迹清楚,反复审读的习惯也是这样训练出来的。而我这个陪坐的孩子却没有学到这一手。直到现在,甚至已经印成书的文章里,还是有错别字。
然而,对费孝通影响最大的是,父亲每次带来的地方志,上面记载了各地的地理、历史、名胜、人物、民俗。费孝通一有时间就去翻阅,日积月累,收获颇丰。
三、师从吴文藻
费孝通在燕京大学求学,遇到了现代中国的第一代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
吴文藻先生教授社会学原理、进化论、社会理论等课程。吴先生鲜明地提出了“社会学要中国化”的主张。他认为,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社会实际,应该为当地的社会发展服务。他主张用人类学的方法进行实地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再分析总结,上升到理论认识。这样才可以形成符合社会实际的社会学理论。
吴文藻先生的主张,鼓舞了一大批青年学者下乡锻炼,为当时的社会学研究开创了新风气。费孝通也深受这种风气的影响,坚持不懈地做实地调查,成为吴先生卓越传灯人。
四、严格的学术训练
在清华,费孝通又拜史禄国学习人类学。史禄国先生性格内向,对学生的要求严苛,专门为费孝通制定了六年的训练计划。计划里详细叙述了要学的内容,分别为体质人类学、语言学、社会文化。
费孝通在《人不知而不愠》一书中写道:
他从不扶着我走,只提目标和创造条件让我自己去闯。在错路上拉我一把。他在体质人类学这一课程上,从没有做过一次系统讲解。
他为我向生物系借了一间实验室,实验室的门有两个钥匙,他一个,我一个。他就让我独自在实验室里工作,但是任何时间,他都可以开门进来看看我在做些什么。当他经过生物馆时,就可以用钥匙开门,进入我的工作室。这时,我大多回宿舍去了。他正好可以查阅我堆在桌上的统计纸,看到错误就留下“重做”的批语。一看这字条,就明白一个星期的劳动又得重来了。
这种螺旋式上升的学习方法,让费孝通慢慢培养了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最艰苦的研究工作中,费孝通只能靠算盘、算尺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是这种条件下,培养了费孝通坚韧不拔地研究精神。
五、应是鸿蒙借君手
回顾费老的一生,他的诗足以慰风尘。“万山千水行重行”,说的是他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
“老来依旧一书生”,可以窥见他晚年生活的创作热情,他从容自如地“思想操练”,在《读书》杂志上发表几十篇力作。学术上更是“老树开新花”:
《乡土重建与乡镇发展》
《学术自求与反思》
《走出江村》
《我的民族研究经历与思考》
《个人.群体.社会》
……
也许,大家可以从他的学术论坛会上,找到他对人生的看法:
“人的生活是有悲欢,有喜乐,有爱恨。有希望,又有懊悔等极为丰富的内容的。就这方面的生活内容讲,人各有别。我的缺点就在,只讲了社会生活的共相,而没有讲在社会生活里的人的个性。只画上乐谱,没有听到琴音,只看到剧本,没有看到台上演员的精彩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