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在听王钢老师的创意写作课《观点》时,忍不住在感慨王老师的课讲得好时,同事何老师就问我:“王老师是不是那个郑州市加斯顿小学的校长?” 这下把我问住了,我还真的不知道是不是?只是知道王老师的课讲得好。于是,让何老师过来看王老师的真人,一看还真的是。何老师就开始滔滔不绝讲起了她所知道的的王老师的事了。看来何老师是王老师的忠实粉丝。我赶快在群里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王老师。和王老师分享一下喜悦之情,有同事和我一样喜欢王老师的课,还是令人蛮高兴的事。
王老师的课真的很精彩,但最让我喜欢的还是他的课总是那么的轻松、随意,但背后的知识却毫不含糊,他的作业似乎也很随意,但如果你细品之后,就会发现,看似随意,其实不然,还是紧扣他的教学内容的。就像今天的小打卡题目: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对于这句话 你认同么?为什么?是不是猛一看,似乎与今天讲的内容没有多大联系,但你细思量,就会发祥,他是让你在表述你的观点的,而今天的创意写作课就是 《观点》。厉害吧,这就是我们的创意写作老师王老师!
同时,王老师为了降低孩子们打卡时的难度,还给我们做了适当提示,用王老师的话就是写时的套路:“ 第一,你认同吗?第二,你为什么认同或不认同。第三,你能不能举一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这次, 我准备早早打卡,于是,决定先在电脑上把打卡内容编辑好。因为在电脑上,我就随手点击了百度引擎,结果,出来了一系列的内容。关于这句话的出处,很有意思,我把它引用过来: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出自《史记·留侯世家》。讲得是:沛公刘邦十万义军攻破峣关,在蓝田大败秦朝关中守军,领先天下义军,顺利进入咸阳。进入秦朝的咸阳宫后,沛公刘邦被宫中的美色珍玩吸引,忘乎所以,准备留在秦宫里玩个尽兴不出来了。他的连襟兄弟樊哙劝他他也听不进去。这个时候,张良入宫直谏,很严厉地数落了刘邦一顿,说明了他这样做的错误,并且说了这么一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请沛公听樊哙言。"沛公这才依依不舍离了秦宫,宣布军队开出城市,到咸阳郊外的霸上乖乖驻扎,不许扰民。
而最有意思还是下面这段话,于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生活是需要忠言的,但是,是不是一直都需要忠言呢?"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传了上千年了。基本的思路没有错,就是要人接受别人难听的劝告。道理不难懂,其根据是因为人无完人,人人都有不足,而且,容易故步自封,自以为是,别人的劝告总是没有那么顺耳,所以,要求听者摆正心态,要虚怀若谷,要能够容纳,要集思广益,兼听则明,听得进去。
其实,细细想来,这话里还是有很多问题的。
首先就是如何定义"忠言"。是不是逆耳的都是忠言?如果"忠言逆耳"是必然的、注定的、唯一的,那么,就可以说,"逆耳"是忠言的判断标准了。这样,就有问题了。"忠言"一定就要逆耳吗?既然是"忠言",那为什么就不可以讲究点说话艺术,注意一下场合?毕竟现在又不像古代那么需要当众死谏了。人与人沟通还是可以私聊的。私下里,温和地说,或者先表扬,关注一下对方心态,预感一下接受能力,然后再巧妙地、分步骤地表达忠言,这样岂不更好?"忠言逆耳"的提法显然不符合上文的做法。"忠言逆耳",似乎忠言就不能说得更让人接受点,不讲分寸了,一定是逆耳的。这样,说忠言的,用心良苦,语重深长,人家可能就不买帐了。不是仅仅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的问题,可能就是抵触,抗争,甚至反唇相讥,恶语回应了。
真理是相对的,那么"忠言"也是有条件的。而且,是不是忠言,往往是说话方自己认定的,是一相情愿的。正因为说话方经常自己认为对对方有用,自认为是忠言,就不考虑对方的承受能力了,也不看场合,就说"为了你好",更不管讲话口气了,这当然很成问题。更何况这"行"就一定需要忠言吗?有些行,做的人心中就知道怎么回事,就清楚困难所在,这里说什么言语都是多余的。有些"行"是习惯,有些"行"是性格,有些"行"则是受种种条件限制了的,所以,"忠言"并不是一直管用的。说多了,反而影响做事情绪,不仅逆耳,还影响做事人心情,影响做事效果。所以,忠言并不一定是必须的,也未必就管用;而没有分寸、不讲艺术的"逆耳忠言"更可能是于事无补,反添乱象的。
事实上,说"忠言逆耳利于行"的人多半是教训别人的一方。听者这方认可这句话的,而且经常挂在嘴上的并不多。有些人受了这话的影响,有些人是骨子里就有这个文化的遗传基因,好为人师,整天没有什么事做似的,就是在琢磨给别人忠言善言。似乎就他自己最懂得人生,最懂得做事,也不管别人要不要,烦不烦,一味地提意见。这些人似乎没事尽找事,尽说些"逆耳"的话,而且,没完没了。从这点看来,病根就在于受古人这含糊的话潜移默化了。古人这话本身是朗朗上口,容易记忆,更容易传播,但是,越是这样的话,也因为简练而含糊,我们越是要实事求是,越是要深究,越是要细细分析。时间、场合不一样了,观点就应该更明朗更进步些,要与时俱进,要灵活变通。行动未必都要忠言,说多了无益;忠言未必要逆耳,逆耳了容易产生误解,形成敌意。而且,苦口未必是良药,苦不苦口也不是治病服药的判断依据。因此,还不如说成"良药对症利于病,忠言有效利于行。"对症才是标准,有效才是关键。
看来这个作者,对这句话的分析很透彻的。
又长了一些见识。真好!
经过学习,沉淀后,我的小打卡内容浮出水面。
今天听了王钢老师的创意写作课《观点》后,对王老师提出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 ,我持认同观点。 今天听了王钢老师的创意写作课《观点》后,对王老师提出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这句话 ,我持认同观点。
从大的方面来说, 纵观古代,凡是兴盛的朝代,皇帝大都能听从忠臣的劝诫,放眼现在,凡是成就突出的人,大都勇于接收不同意见。他们能够吸取众人的智慧,避免自己的失误,从而成就自己的事业。
从小的方面来说,朋友劝说的话,虽然不好听,但实用。记得有一次,我在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没有考虑那么多,就处理的有点偏激,这时,好朋友就劈头盖脸把我说了一顿,说实话,当下心里不舒服,但后来发现正是她的不留情面,我才及时改变做法的。这不正是“忠言逆耳利于行”吗?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真的是让人深思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