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你会轻易地向身边的人许诺,或者发表自己的想法吗?
你有答应别人的事,之后就忘记了的吗?
你说到了,能够做到吗?
在孔夫子的眼中,我们说话做事,应当如何呢?一起来看看。
【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孔子说:“古代的君子从不轻易地发言表态,因为他们害怕自己说了做不到,做不到就会感到可耻。”
【一起来品读】
我们向来追求“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金字招牌。
孔夫子以古人对待承诺或者想法的表现告诉我们,应该谨言慎行,不要轻易表达。话一旦说出口,若是出尔反尔,只会失信于人。
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故事:
从前,济阴有个商人。
有一次,他坐船经过一条河的时候,不小心跌落水中。
生死一线,他大声向江中的一名渔夫呼救,并承诺说:“只要你救了我,我会给你一百两酬金。”
渔夫将其救起,但是这名商人却只给了渔夫十两酬金就离开了。
后来有一天,这个商人坐船再次经过此地,又不小心落入水中。
刚好又碰见了渔夫,他再次呼救。
因为上次的缘故,渔夫再也不听信他的话,无论他如何承诺。
没人搭救,结果商人溺水而亡,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有的人,明明答应你事情,但是回头不是忘记,就是故意食言,或者说了做不到,一拖再拖。
我有个朋友前前后后向我借过三次钱。
第一次他管我借时,承诺过两天发工资还我。
结果两天过去了,没有任何音信,我没放心上,反正是朋友。
第二次他再来管我要,并说上次工资没发,所以没有钱还。
看着他困难,我也就算了,又借了他一笔钱,他承诺第二天把钱还给我。
结果一个月后才来找我,不是来还钱,而是继续借钱,这一次比前两次的数目还要大。
我“心有余悸”,不太愿意借给他,可见他如此着急,我还是软下心来把钱借给了他。
他客客气气地道谢,并且答应三天后无论如何都会还我。
我天真地以为,这一次他会做到的,结果三天后,他没有主动联系我。
我知道,这一次他又要出尔反尔了,我暗暗下定决心不再借钱给他了。
直到七天以后,他打电话过来,并且说了很多抱歉的话后,再一次提出借钱的事情,这一次说什么也会还,发了很多的誓。
我本想与他清算过去的旧账,但想想还是算了。冷笑一声,回答说:”你还是另找他人吧。”
说完,从此不再来往。
哪怕真的还不了,他在该还之日主动跟我说一声,心里都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
一次次帮助他,他却一次次让人食言,让人失望。
说话不负责的人,很难让人相信。
【小结】
如果找一个词包含对信任的所有期待,那一定是一诺千金。
一个一诺千金的人,不一定最优秀的,但一定是负责人,有担当的人。
一诺千金的人,值得每个人真心以待。
与君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