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解”,出现在我第一对象的,竟然是家长。
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离不开家长理解与支持。而这种理解,是相互的。老师理解家长们的忙。这种忙,或许是工作上的压力与不安。或许是家里有两个或三个孩子的情况照顾不来。或许......而班主任的忙,不仅有教学上的压力,还有班级里的日常琐碎。细到谁谁谁的橡皮丢了,麻烦老师帮忙找一下......
这不,任务来了。中午吃完饭就收到要收集新生照片和身份证号码的信息。图片的保存格式要以身份证号码来命名。要求晚上8点前上交。
因为想到这是一件大工程,得费时间,所以我立马将通知甩到家委群。家委五个,总归是有空帮忙的,能帮一个是一个。没想到两个家委积极响应。
随后,我们就如何快速地收集展开讨论。最后决定一人负责1至20号。另一个从21后面的学号。并且是以私发的形式收集。便于区分,还统一格式:学号,学生名字,身份证号码,这三样都得有。分工明确,然后我就发布通知了。家长对号入座找家委发信息。
下午四点半左右,已经收了44个。还有两个,都是没有照片的。我都一一打电话过去询问情况。后来也都按我说的要求——以白墙为背景拍一张,顺利拍好了。
后来,和其中一个没有交照片的家长聊,得知她还在坐月子,照顾小宝,把大宝的事情给忘了。瞬间,我很理解这位家长。宝妈不易,月子里的宝妈更不易。
老师与家长之间,得相互理解。家长理解班主任的任务,老师理解家长的“无心”之举。理解理解,理解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