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觉得我长大了,思想观念等发生变化了是在重读完一本小说后。
当时正是高二,学习非常紧张,我又正处叛逆期,经常浪费午睡时间看小说。我沉迷于男女主人公的深情与厚爱里,觉得真正的爱情大概是世界上最难得最纯洁的东西。
于是便十分厌恶甚至痛恨小说中的女二号。
说来奇怪,我并不讨厌男二号,总感觉男二号的出现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对男女主人公终究是一种成全。偏偏女二号,我及其讨厌。
让我有所改观的那本小说是吕亦涵写的《阮陈恩静》。我初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阮东廷也太帅了吧,就是好气哦,他一点都不爱陈恩静!老是和何秋霜搅在一起,最后又来狗恩静。每看一遍,都要大骂何秋霜一遍,类似“这个女人真的是太过分了,怎么这么不要脸”“何秋霜太作了!好假!阮东廷是傻子吗!”这种畅快淋漓的骂。后来,可能是读多了,也可能是自己喜欢一个男生有感触了,观念就改变了。
慢慢慢慢的,我觉得 ,何秋霜也是可怜的吧,她在她和阮东廷的感情里,也并没有做错什么啊,她爱阮东廷,爱得别人一碰她就像刺猬炸毛一样护着,爱的为了让他多陪一会,不惜一次次骗他,不惜一次次做戏伤害别人。她也没有办法,阮母不同意婚事,她又身患重病,她也绝望啊!她爱的阮先生,怎么办呢!
她甚至都找好了后路,找到恩静,自私的让她照顾阮东廷,因为她相信,恩静可以照顾好阮东廷的后半生,并且绝不会爱上她的阮先生。
可是,事情在什么时候,就变成这样了呢。
她的阮先生开始慢慢的爱上了恩静,可是,她却没有死。就像她自己说的“好尴尬,阮先生,好尴尬”,这一句“尴尬”,阮东廷也无法反驳,因为,他最先爱的何秋霜,可是,不知什么时候,他爱上陈恩静了。
看啊,学会多方面的思考,不正是成长的表现吗?生活不是小说,不是绕着特定的某人展开叙述的。如果,何秋霜是女主人公,小说是不是另当别论呢?
我的梦想,也萌生于《阮陈恩静》,我慢慢读懂了何秋霜之后,越发觉得吕亦涵的文笔细腻,功底深厚。便以她为榜样准备学习,可是,无奈高中学习负担太重,我自认为写的不错的一篇短篇小说在还未成型之时就落到了班主任手里。但是我文学功底不错,大学专业也与文学沾边,于是产生了沉淀自己,厚积薄发的想法。
一直到现在,我重新拾起笔头来,倍感亲切与生疏。
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明白,梦想与成长都来源于生活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