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时常都会行走在一条几百米的小路上,因为那是去奶奶家必经的一条小路。小路两旁种着遮天蔽日的大树,据说比他还要年长。每当四季更替,花在滋养着它的种子,风在摇曳着它的叶子,树在圈画着它的年轮。
每年盛夏他都会和一群小伙伴们在小路上追逐着萤火。他们不问萤火是否有危害,不管萤火有多丑陋,只知道用手去扑捉萤火,去追逐萤光,因为那一点点的荧光也许是他们童年最令人为之着迷而好奇的光亮。当偶尔扑捉到时,他们都会小心翼翼装在一个透明的袋子里,捧在手心,看着一粒粒光斑在袋中盘旋飞舞。但有时也会因为种种的不小心,看见荧光的光亮在手中一点一点的消失,心生失落。在那样一个追逐荧火的童年时光里,他第一次感知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也体会到了生命离去的悲伤与难过。
夜深了,小伙伴们都悉数回家了,他也和爷爷奶奶告别,只身一人沿着小路回家。他双手插在衣兜,走了大概十几步后,回望,爷爷奶奶依然像往常一样拿手电筒照亮他前进的道路,慢慢地直到那一束光无法触及到他的背影时,他们才相互依偎着回屋休息。然而这束光他从来都没有追过,只要在黑暗中行走,它永远都为他点亮着,因为奶奶始终都在。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他也上了高中,正值青春最美好的年华,因此也产生了那个年纪最美好的感情。每当他按耐不住自己内心的那份纯真的悸动时,都会将自己浓烈的情感诉诸于笔尖去流露。久而久之,他决定在自己最心爱的本子上为女孩写诗,写想和对女孩说的内心独白。不知不觉中,文字和简笔画填满了本子的每一处留白,并想着有朝一日可以双手送给女孩。终于有一天他获得与女孩见面的机会,脑海中反复练习着将要和女孩所说的每一句话,就连见面时的呼吸都在反复练习着。然而在他还没有将自己精心准备的“真诚”送给女孩时,他的表白就被女孩委婉地拒绝了。可想而知,当理想的梦幻与现实的残酷强烈碰撞时,他第一次在心中产生了难以言说地酸楚。就这样,他们再也没有联系了,因为他知道有些事情如果真的那么容易恢复平静,坦然面对,一切如初,那只能说那件事对他来说已经并不重要了。只有时间才能抚平这一切,但时间不能用多少去衡量,只能用心去感受。他只是在心中期待着有那么一天,相视而坐,微笑,回忆,青春。
时过境迁,原来那个追女孩的他已经进入了而立之年,早已娶妻生子,建立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而今年也恰巧是他们同学聚会的一年。那天,他们毫无意外的相遇了,虽然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但女孩身上依然透露着高雅的气质和令人舒适的谈吐。听旁边的同学说她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一直都很幸福。于是,他主动上前打招呼,少了年少的那份腼腆,多了几分自信和从容,彼此寒暄了几句,没有回忆过往,只是觉得此时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聚会结束后,他主动提出要送女孩回家,女孩也欣然的答应了。他双手握着方向盘,目视着前方的灯光向女孩说:“你知道吗?曾经的你就像那明亮的灯光,我一直在追逐着那束光,因为我知道那是我生命的第一道曙光,爱情的第一次希望。”女孩看着他嘴角微微上扬回应道:“青春真好。”
聚会结束不久,他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生离死别,90多岁的奶奶去世了,听父亲说是安静的睡着了,睡着了就再也没有醒来了。他们全家一起隔着玻璃看着奶奶的遗体被推进了火化车间,此时的他,脑海中想像着奶奶遗体燃烧的火光,心也跟着燃烧了起来,不禁泪水湿润了眼眶。父亲看了他一眼,低声的对他说:“看见你奶奶推进火化车间的那一刻,我感觉离我也不远了。”听到父亲略显悲伤的言语,他不经意间想起了马尔克斯的一段话:“父母在世时就像一层垫子,将你与死亡隔开,父母去世以后你只能直接面对死亡。”
他们回到奶奶家整理完这几天的琐事后,便向爷爷告别,爷爷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轻轻地挥了挥手,一语未发。
他和父亲行走在他儿时去奶奶家的小路上,径直的沿着小路往家的方向走去。他双手插在衣兜,走了大概十几步后,下意识的停住了脚步,不禁回望,瞳孔中奶奶的家门口漆黑一片,眼前的漆黑让他突然之间顿了几秒后,此时的他才真正意识到那束儿时为他照亮的灯光没了,奶奶真的走了。他再也无法强忍住泪水,对着灰暗的天空放声大哭。
那一晚他一夜未合眼,脑海中一直浮现着儿时的荧光,奶奶的灯光,希望的曙光,离别的火光。不禁感叹着,生而为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追光者,最后都将在火光中与人生挥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