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店在学校对面的一排饭后中间,"绿岛菜园"多好的名字,我不由得进去.萝卜青菜,鱼虾鸡鸭、瘦肉排骨,多是寻常菜品,见一把韭菜,青碧可人,便问价格,答曰,六块五,不由啧了一声。
莱市场才三块钱,又问肋条肉,答曰,价钱是四声,啧,不由讶然,二十六块钱一斤,与店主对视,都笑了。
"岛主"是个女子,语速快,声音洪亮,戴副黑框眼镜,一边笑一边给我的菜称重.我问她:"说你莱贵,你咋不生气?
她答:"生活本无趣,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有趣的,那敢生气,"她又笑了。
她一儿一女,都在对面的小学上学,虽然菜店难免局促,但她将自己和两个孩子都收拾得清爽干净。混熟了,有一次我问她是不是因为孩子上学而就近选择卖菜,她笑而不答。
她和丈夫承包的菜地在一座岛上,岛名"江心洲",四面环水,"绿树村边合,"称得上"绿岛",他们的莱来自岛,很多是自己种的,也有帮岛上邻居代售的。
他们种老品种的蔬菜,有的菜特意,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产量上不去,价格就不得不翻倍。
蔬菜店刚开的时候,人嫌贵,菜卖不掉,她也不着急,不贱卖,少一毛钱都不行,但是她送菜,送给带买莱的顾客,丈夫不理解,她说:"不让价,是坚持原则,送,是情义."
慢慢地,有些菜需要预订了,肉也是如此,店就这样慢慢做了起来。
我喜欢吃江鱼,便问她,她说没有、长江十年禁渔,她不碰红线,她说有一次,还真有一条刀鱼,稀里糊涂地跳上岛,被她扔回江里了。要知道,这条鱼现在值一千块钱,她只想笨笨地挣钱,笨笨的做人。
一天夜里八点,风冷如刀,我瑟瑟着路过时,见她在屋前张望,面前摆着一袋子食材,芜荽碧绿,鲫鱼摇头摆尾,对面匆匆走来那个住在学校旁边的行动不便的男子,听见她说"有的菜我不卖隔夜菜的,扔了也可惜,拿着吧!"我知道他是有冷藏室的,心中不由得温软。
我看见她骑车匆匆而过,家里有两个孩子等着,她丈夫早在天黑前就已返岛,他要乘坐明天最早的一班渡船,将新鲜的菜送来,他们活得简单而清澈,活得辛苦但有自尊,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