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感言集之249:有所不忍有所不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尽心章句上下》,其中对于“人皆有所不忍…人皆有所不为…”颇有感触!对的,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忍心的事,也有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但是,是什么力量促使一个人忍心去干一件事?又是什么力量促使一个人去干过去从来都不愿意干的事情?孟子认为:唯有仁爱之心,才会促使人忍心去干一些善良的事情,唯有大义,才会促使人愿意干一些过去不肯干的事。

    原文如下: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逾之类也。”

      大意是:

      孟子说:“人人都有不忍心干的事,把它推及到他所忍心去干的事上,就是仁;人人都有不肯去干的事,把它推及到他所肯干的事上,就是义。一个人能把不想害人心理扩展开去,仁就用不尽了:一个人能把不愿扒洞翻墙行窃的心理扩展开去,义就不尽了:一个人能把不愿受人轻蔑的心理扩展开去,那么无论到哪里,言行都是符合的了。士人,不可以交谈而去交谈,这是用言语试探对方来取利;可以交谈却不去交谈,是用沉默试探对方来取利,这些都是扒洞翻墙一类的行径。”

个人看法:

        如果是从纯粹趋利的角度来看,人都有趋利避害之心,对于自己没有什么好处的人,就不会也不愿意去做,就像杨朱“拨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许多人明明可以不费吹飞之力,就可以干一些方便他人的事情,由于对个人没有什么好处,他就装着不知道、没看见,任凭他人呼天抢地的,就是不肯伸出援手,如果整个社会的人,都是这样的自私,都只希望各管各,甚至明明有机会有能力,就是见死不救!那么这样的社会就很可怕,这个社会已经在堕落中。

        所以,孟子所言“:“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归根结底就是希望唤醒每一个人的良知,如果人人都有良知,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充满仁义,一个充满仁义的社会一定是有良知的社会,而不是一个为了利益,彼此算计的社会,这种彼此算计的社会,人们所表现的就是“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逾之类也。”人与人除了彼此缺乏信任感之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成了“用言语来去取利”或者“用沉默来取利”的利益交换模式。这种利益交换模式与仁义无关。

    归根结底,一个正常的社会,所有人心中一定要有仁爱,一定要有良知,如果这个社会没有仁义,只有利益,这样的一个彼此算计的社会,就会活得很辛苦!很没有安全感!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249:有所不忍有所不为

2019-2-3于上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想,在新的这一年里,能带来许多的改变 我的目标是 1 考上研究生 2 把英语学好,在研究生考试中能达到70分 3...
    红领巾3号阅读 2,206评论 0 0
  • 十几年前在K歌群里认识一个女孩,那时我们都是20来岁。 她瘦瘦小小的,长得很普通,但她的青梅竹马却是个帅哥。后来因...
    聂筱筱倩阅读 2,047评论 0 0
  • 这世道就喜欢耍流氓 用尽肮脏的手段把不断的分离 聚首 再分离 抽筋扒皮得摆在太阳底下 那些已知的 和素未谋面但注定...
    拾一张阅读 90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