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纪录片《人生第二次》,说来不是什么高尚的原因——选择这部纪录片的原因也仅仅是它在某弹幕网站上排名第一。
对,本来没有那么多的高尚的,本来就是冲着短视频时代里博主们高喊的“气质女神必备的xxx部纪录片”的口号的。
可看完之后我手抖着写不下一句话,最后只一句“破防”草草收场。那些鲜艳的色彩涂抹在干涸的人生中,先天的是过去,承接的是未来,走过的是岁月,开拓的是远方。我和主人公一起在时间的归属里摇摇摆摆,咽不下喉咙里的苦,攥不紧一滴泪水。
纪录片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真实。不涂抹分毫油彩的真实,人物传记也真实,甚至于一些以作者经历为原型的小说也真实,但文学作品里的真实是隔了一层磨砂玻璃的——你看到的是真实,但是它是抹了油搓了粉的真实,能看到现实,也不能看到现实。
但纪录片不是。是真真正正不掺水的真实,它告诉你,对,我就是有私心,我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高尚的作为“形象”出现的标本。人性在这里被描摹的最惨烈也最高尚,我看到他们毫无防备的信任,听到他们小心翼翼的回答,路过他们偷偷摸摸的小算盘,掌纹上托起一片夜色,月色顺着沟壑灌注到指尖,在刺破血肉的边缘满涨成情绪的网。
“圆”是“圆满”的“圆”,“缺”不是“缺少”的“缺”;
“纳”是“接纳”的“纳”,“拒”不是“一味抗拒”的“拒”;“是”是公平,“非”是坦荡做人。
以这样几个简单字眼为合集主题的纪录片里,人们被过去束缚,与未来和解。
故事中的他们各自有各自的未来,我们与他们在摄像头的见证下回流到一起,在屏幕的外面为里面的他们揪心、难过、感动、流泪,我们的生命也许只交叉了一瞬间,却好像又永远同在。
最让人感动的是在评论区里,“圆”的主人公自己站出来,澄清网友的谣言。“纳”的导演用长长的评论阐述自己的拍摄过程,鼓励人们向前看、向更远更高的地方去看。“非”的主人公回复了评论区里几乎每一条留言,一字一句承认自己会变得越来越好。
同是纪录片的《人世间》里,对于器官捐赠,医生说了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最宝贵的馈赠。”
而这些纷杂繁琐却又暖人心扉的“人生第二次”,无异于对这句话的再说明:所有的“第二次”,都是生命——或者说的不那么唯物主义,是神明对我们最宝贵的馈赠。
说起来也许是缘分,在高考之后看到这部纪录片。同时,我的高考以失败宣告结束。
十几年来被灌输的“人生第二次”与《人生第二次》撞到一起,留给我的是敢于前进的勇气。我在别人的故事里攒满力量,在转角处痛哭流涕,不断进行无谓的争吵,最终选择远方。
我相信,我们的人生会有无数个“第二次”,同样,也会有无数个所谓的翻盘机会。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站起来、走起来、跑起来,然后像影片最后无数次响起的声音一样:
推开世界的门,去拥抱未来,第一次,第二次,每一次。
从此天光大亮、前程似锦。
春和、景明。
——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救赎。”
真的很推荐《人生第二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