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屌丝

第一次为外国人指路。是在广州的地铁昌岗站,一个黑人女生拿着一张纸片来找我。

那张纸片上面的内容,认真看,竟然是有三种语言组成的。数字加英语加汉语拼音。

第一行,显然她已经完成了,我不认识是啥。因为我认识第二、三、四行,猜出来的。第二行是“8 train”,第三行是“chang gang”,第四行是“2 train”。下面又是一句英文。

当时正在昌岗站,她是要换乘,不知如何走。

我指着电梯对她说“up and left”。

黑女孩冲我笑着点头,高高兴兴的走了。我却在想,这拼出来的俩单词,看来发音是对的?这种不完整的说法她也能听懂?

反正,看着她去上电梯,有一点点成就感。

不知道我的乡村初中英语老师有没有想到呢!

在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进了大门,就有园内小交通。

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去坐,因为园区比较大,而且小交通的工作人员介绍,买票后,给戴个手环,凭手环,再任何站点都可以自由上下车。非常方便。

下午五点半左右,见到了人生第二个向我问路的外国人。焦急的给我看他的手环。好吧,我就又运用瞎猜的功能,把他领向小交通的站点。

不一会儿,有一个小交通车来了,可是它没有停,司机叫着“包车包车,等下一趟”,直接就走了。

外国人着急的原地跑圈圈,一直问我“why why  why”,好像我是他的顾问一样,我只能听懂这个词,尴尬呀!

这人着急了,啥法子也能想出来。我就在马路上喊“谁会说英语?”结果是大家都停下来,看着我就像看着一只猴,只看,没有人出声。我又硬着头皮再喊一声。仍然没人理。

唉,豁出去了,我指着一个人问“你会吗”,再指一个人“你会吗”,差不多问到第五个人时,总算是听到回答“会”。

“你过来,给翻译一下!……”我咋这么理直气壮呢?

几番周折后,问路者总算是坐上了小交通。

如果自己会那么几句也不用这么在马路上丢人现眼呀。

2017年12月7日,从香港太平山顶坐缆车下山到站后,沿着山坡继续步行向下。走到没有坡度的时候,来到一个小广场上。

我的运气真好,这里正在举办第二届香港潮州节。

潮州小吃的摊位,排成一长溜。潮州文化展示街上也是很有特色。

专门搭建的舞台也布置的是潮州文化气息。舞台前有一百多个座位。好多观众,正在等待演出。我买了一份小吃,也找了个空座坐下来。

“哈喽!”突然,我的右侧座位上来了一个外国人,他正在向我说话。他流利地说着英语,哇哩哇啦的指着舞台比划。等他说完了,满脸期待等着我的回答。

"I can't speak English!”我很礼貌地说。

那个外国人的眼睛明显在一秒内长大了好多,从自然的期待变成了诧异的"瞪"。

我也愣了,这半吊子的英语水平,竟然用英语说了一句话。我一直确信上学时学的英语,早被二十年不用英语说话的生活给收走了。确信自己不会和外国人用英语交流。

面对那狐疑的眼光,多想跟他解释一下。是真的不会说英语了。可是我用英语解释不了,用汉语解释等于没说。

我慢慢说:“Easy is OK .”

这算是啥解释?很简单?还是简单好?

这已经是我最大能力的解释了,不知道语法对不对,脑子里曾经背过的英语单词都不知道跑到什么犄角旮旯去了!

那个外国人还在等,我连连摆手。他只好无奈的默认了。

为啥要给自己挖这么大一个爬不出去的坑!真想运用量子纠缠技术瞬间逃离哇!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老先生这幅对联用来教育我,再合适不过了。

附图:第二届香港潮州节,不忘初心,潮拼香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