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失败的六大原因
一、绩效考评不考评绩效
1)不理解什么是绩效考评。
2)混淆绩效考评和能力考评:绩效就是该干的事干的如何,而如果要考评能力。
◆ 用途不一样,能力考评运用于招聘、调职、晋升、调整岗位,绩效考评的用途却很多。
◆ 考评的内容和指标不同,能力考评基于任职能力的素质模型,绩效考评基于绩效考评指标。
◆ 考评周期不同,能力考评一般应一年一次,绩效考评可以一月一次。 ◆
考评者不一样,能力考评为多方位考评,需要借鉴多人意见,绩效考评由考评者直接考评。
3)混淆绩效考评和工作态度考评
◆ 某些岗位的工作态度可以纳入考评,如果工作态度对岗位工作没有多大的作用,工作态度就可以不纳入考核;
◆ 服务类的岗位适合考核工作态度;
◆ 如果要把工作态度纳入考核,需要事先将其细化,把工作岗位细化成一些行为规范;
◆ 把无形的服务变成员工有形的行为,这样的考评才能够客观、全面的衡量服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并且能够达到考评的效果,为促成公司的总体目标达到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同时,规范化之后,就会不再依赖于个人的经验,而使考评更加量
二、考评指标不合理
两种不合理: 一是标准过高 ,二是标准过低。
要订立合理的标准,有三个方法:
第一,注意基础数据的积累。
第二,管理者的经验。
第三,订立标准要有试营期
三、绩效考评结果运用不良
第一种情况是绩效考评压根不运营,例如有些企业考评结束后不运营,导致员工将绩效考核不当回事,不重视绩效考核,甚至将其当成一个负担;
第二种情况是单一运用,考评之后,不行就下,行就上,运行显得非常简单,非常粗暴,不系统;
第三是与钱挂钩,绩效考核的结果应是综合运用,如果只与钱挂钩,会在无形中向员工倡导一种看重钱的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的引导不能够只与钱挂钩,而要引导职工与荣誉证书、仪式、企业倡导的价值观等挂起钩来,还可运用岗位的调整、培训的发展等等诸如此类的各种综合措施。
四、一定要考核到个人
单纯的考核到个人, 很多时候会把人划分成三六九等; 会影响团队协作; 会影响总体业绩; 甚至破坏公司形象。
五、喜欢照搬照抄
迷信明星企业,迷信商学院模式,迷信先进方法,迷信诀窍
管理的环境依赖性——内外部环境不一样; 发展阶段不一样,规模不一样,领导风格不一样,管理团队素质不一样;文化不一样…………
六、缺少培训
培训是达成共识的最好办法。
首先可以解决全体员工,包括各级管理干部,包括老总,包括中层部门达成共识,否则有些企业变成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部折腾半天还是有问题,如果没有经过培训,企业茫茫然导致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