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是那个爱问问题的女孩
文/大古
“大谷 你有没有学概率论”(无论是大古还是大谷都行,只希望你不会叫我大姑就行了……)
她还是那个聊天不习惯用标点符号爱问问题的女孩,从认识她的高一到现在的大二,从高中时期的生物,化学,物理,数学到大学时期的高数,线代,概率论,我发现我似乎陪伴了她一生中所有的理科时光,很庆幸她问的问题我大部分都能解决,也很庆幸我没有让她对我失望……
我其实是一个不太爱怀旧的人,可是高中的一切也不能就这样淡淡的淡忘了。毕竟有些人是值得去维持联系的,而有些人依旧和他无话可谈。真的以为毕业了所有人的矛盾都可以释怀了嘛?情怀这玩意是不值钱的,打着毕业的幌子我们可以彼此谈笑风生,时间久了,幌子破了又该怎么办呢……?电影里青春怀旧的故事还是适合在电影院上演,别轻易模仿,毕竟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专业的演员,我们还是一群敢爱敢恨的有志理想青年……
她就是那个值得去记忆的女孩,多么想记录曾经,记录下她每次回头问我问题的定格,她是我前桌的女孩,表情总是呆呆的,一副眼镜似有若无的悬荡在鼻梁上,如果和她讲题,不能讲的太快,不然她会晕晕的。倘若讲题过程中穿插几句“懂了吗?”她像一只胆怯的小鹿一样总是“嗯嗯嗯,懂了……不过这一步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呢……”然后一脸无辜的看着你低下头。同一道题和她讲过她可能又会错,先别着急说她太笨,因为她还有可能错第三遍,甚至更多遍……因为那时‘萌’字还没有成为流行词,所以她留给我的记忆就是呆呆的。
高三最后的模拟考试她总是不敢去看成绩,怯怯的等到放学之后才匆匆看一眼,然后匆匆的离开教室。她就是那种每个人高中时期班上最为平凡的女孩,她没有女学霸超常的能力,足以称霸整个班级甚至整个年级,她的成绩总是浮游在班级中旬,每次考完试她的成绩不是出现在第一张排名表末就是开玩笑式的跳到第二张排名表前;她也不是那种叛逆至非主流的女孩。老师不会过于关注她们,同学也不会刻意留意她们,如果翻看高中时期的毕业照她就是那种你叫不上名的女孩,如果没有毕业照的证明,你都不会感觉自己曾和她同学过。如果把我们的高中生活拍成一部电影,那么她只会是某个出场不到十分钟就可以去领盒饭的路人甲乙丙丁或者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那时我还不像现在这样是能扯,那时高中语文作文的八百字对我来说就很困难,常常东扯西扯才能稍微凑够字数。高三语文首轮复习时,复习资料上的仿写句子,扩展句子,默写古诗词和谈谈自己对某个问题感想之类的题目几乎都是我抄她的,那时上语文课只是盼望着抽她回答问题之后不要立即抽到我。她是我的前桌,所以语文课上她经常能保护我在语文课做理综或数学时不会被语文老师轻易发现。如若一不小心被发现,老师们惯用的手法无非是让你站起来回答问题,这时她会故意把身体侧在一旁好让我看到她写在书本上的答案,只是可惜了她的好心,因为那时我已经轻微近视了……
那时班级教室前面有两个饮水机,天气变凉时,热水成了稀有品,因为坐在前排的缘故,故而近水楼台先得月,她经常呆呆着看着指示灯从红变绿,她抢先打水故而成为大家的佣人,后排的杯子此起彼伏的传递给她,她成了饮水机前的女孩……
就像大多数人的高中一样,过着如同杯子中白开水一样的日子,再沸腾翻滚,再雾气腾腾,入口小灼热的日子,进入食道以后也变成了温吞水,把舌苔冲刷得没滋没味。所以为了某些刺激的滋味,某些人就注定成了言论中的牺牲品。那时我们一群不怀好意的男孩调侃着她与我们当中某位男孩乏善可陈的事情,为机械循环式的高中生活添加一丝润滑。坏男孩们经常在她的名字前面加上那位男生的姓来称呼她,她也总是傻傻的每次被叫都会回头,屡试不爽的调侃引起大家不怀好意的笑和刻意而为的起哄,这也为三点一线式的高中生活添加了一点甜的味道,对于她这是什么味道我就不得而知了,因为我也是坏男孩中的一员。
想起同桌的你,听着《同桌的你》,哼着《同桌的你》,虽然你只是我的前桌,但也无妨,因为我的前后左右都可以是我的同桌,包括斜对脚的。现在只是在想为何你的一句话能让勾起曾经的高中生活而辗转难眠,毕竟文末时手机右上角显示的时间已经是03:04了。为何那些落花流水留也留不住,为何曾经的平凡只有在失去后才会如此怀念,刚高考过的学弟学妹,高中班级谢师宴记得一定要去,因为那可能是你们班级聚的最齐的一次了,以后再也没有以后了……
“大谷 你有没有学概率论”
“嗯嗯,正在学”
“太好了”
“不帮考试助攻,不帮作弊,你问我题我可以帮你解决”
为何我当时回复的那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