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力不是心理学名词,而是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提出来的概念。告诫现代人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钝感力”,即迟钝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自我反思下,钝感力是我很大的短板。
成立一个社群,看到有人退群,就开始莫名伤感,就觉得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做完一个培训,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勇气去看学员的满意度调查表,尤其是那些不是满分的问卷;
儿子同学妈妈的一句“你这段时间看起来气色不好”,让自己一天的心情都很不好;
和老公因为儿子的教育问题争辩几句,就觉得“这日子过得真没劲”,恨不得赶紧离婚拉倒;
听到别人对自己的一点负面评价,就开始陷入委屈和自我怀疑;
……
钝感力不够的人凭空为自己制造了很多障碍,更是浪费了自己的很多时间,想想看,真的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那些钝感力超强的人,例如像郭靖、阿甘,或者是许三多,他们好似基础条件都不好然而却总是会有诸多好运。
我们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去持续提升自己钝感力,这些也是钝感力的五个典型特征:
1、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想想自己当年花了三年的时间才走出失恋的阴影,而后将近五年的时间对于失恋这件事情也是如鲠在喉,用了将近八年的时间才走出了初恋失败的阴影,这足以彰显自己钝感力的缺失。
随时提醒自己,那些不快之事既然已经发生,就没必要再用自己当下宝贵的生命去陪葬。
2、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然继续挑战。
我们越长大越担心失败,所以就会为了保全面子而不再挑战,这让自己错失了多少成长机会。
想起当年读研究生的时候,明明有很好的学英语的条件,但是却在连续几次听不懂外教的课程后,干脆放弃,让自己在十年后的今天懊悔不已。
现在,我重新捡起了英语,虽然每天的学习成效并没有很大,然而这次绝不再放弃,因为自己明白学英语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拥有更自由的人生。
从今年开始,每年都要让自己勇敢去尝试一些过去没做过的事情,不惧他们不解的目光或者嘲笑。
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奇葩说第五季中马薇薇吐露自己得了抑郁症,害怕到人多的场合,总觉得他们在说她的各种不好。
多少名人被流言蜚语击垮?想想阮玲玉当年的那句“人言可畏”是多么的让人凄然。
坦然面对流言蜚语需要的心理条件是:课题分离。这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来的一个理论,即要学会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我只负责把我的事情做好,而你也只负责把你的事情做好。
我们永远都无法决定别人怎么评价或者无端攻击我们,然而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好好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即可。
4、对嫉妒、讽刺常常怀感恩之心。
平心静气想一下别人为什么会嫉妒?是因为我们有一些他想要而不可得的东西。这些嫉妒提示着自己得到了太多,感恩生活的赐予。
别人为什么会讽刺?是因为我们做了一些让对方很看不惯的事情。这些讽刺提示着自己要做反省,感恩这些人的提醒。
5、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古人也早有训诫:小人得志便猖狂。而君子坦荡荡才是我们要修炼的品行。
愿我们的钝感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