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拿奖励“引诱”孩子远离责任感!

Photo by Anna Kolosyuk on Unsplash

我们身边甚至我们自己,都曾听到过下面两句话:


“你帮妈妈擦地,妈妈给你50元钱。”


“你乖乖的听话,不要闹,你要什么说!”


此种方法用来做什么呢,培养孩子的财商?培养孩子助人为乐?培养孩子的礼貌?


但这些,一点正向引导作用都没有,甚至带来的都是负面能量,似乎告诉孩子凡事都可以要求报酬、似乎告诉孩子并不想听你任何想法。


01.关于财商VS责任感

前几日去老哥家蹭饭,小侄女超可爱,忍不住逗了她一会儿。


快要吃饭时候,侄女特主动的奔到厨房帮忙收拾,像个小大人似的忙来忙去,家里人看着忙成小陀螺的她都乐了。


忙完跑到嫂子面前,伸出湿漉漉的小手:“妈妈、妈妈我有帮忙捡碗筷哦,给我钱。”


嫂子诧异道:“为什么要给你钱呢?”


侄女说:“闹闹说,他在家里帮忙,他妈妈都会给他奖励的。”


嫂子说:“我天天打扫房间,那你也要付钱么?依依,妈妈如果付钱了,说明你不是家里的一员,是来帮忙的外人,你愿意么?”


侄女愣了愣,赶紧摇了摇头。


嫂子抱了抱侄女,对她说:“你很棒,你懂得主动分担家务,妈妈很开心。”


我不知道依依是不是真的懂了,也不知道嫂子说的会不会太严厉了。赞同的是,树立正确的财商观念。


以奖励为“诱饵”,利用家庭职能分工培养孩子财商理念,会使孩子渐渐缺失家庭责任感,在孩子心里付出即报酬。


但我们是不是忽略了,家庭职能分工应该是无偿的,家庭每一个成员理所应当贡献自己的“力量”。正确的财商培养应该是基于家庭职责之外的。


02.关于聆听VS表达

表姐22岁结婚生孩子,是不是她自己还是个孩子?表姐对绵绵的态度很极端,高兴时特别纵容,不开心时特别严厉。


绵绵也像极了表姐的性子,喜怒无常。绵绵哭闹的时,表姐最常做的处理方式:


第一步,吼绵绵,阻止他哭闹。


第二步,如果吼不管用,直接利诱,对绵绵说:“走,给你买那个玩具去!”


第三步,一边说一边把绵绵拖走!(真的是用拖的,真替绵绵小胳膊小腿担忧。)


结果换来的是,绵绵放弃了表达内心感受。每次见绵绵,都觉得喜怒无常的个性更加“鲜明”了,凡事一点点的不顺心都会上演哭闹大戏。


对比的“伤害”就这么突如其来的降临了。


有一次,大姐带宝宝回家避暑,宝宝比绵绵小两岁。玩着玩着,两个孩子不知因为什么起了争执。


绵绵什么话都不说伸手就要打宝宝,宝宝虽然小两岁也不甘示弱,伸手就要还回来。


大人们看到赶紧分开两个孩子。绵绵立马就哭闹起来,摔东西。


也许是怕打扰大家吃饭,表姐训斥了绵绵后,立马把他拖走了(心疼绵绵一秒钟)。


大姐却是把宝宝拉到一边问:“刚才怎么了?为什么对哥哥动手?”


小家伙气的攥起拳头,但还是奶声奶气的说:“想要玩那个玩具,哥哥不给,我气!”


大姐把宝宝抱在怀里,说:“那是哥哥的东西,你想玩,要先问哥哥可不可以。不问自拿是你不对,你觉得呢?”


宝宝坐在那里“想”好久的样子:“好吧,等哥哥回来,说对不起。”


竟被小家伙这句话感动了,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又可以独立思考给出解决方案,情商要不要这么高!


大姐没有不问缘由的呵斥,而是用平和的心态去了解他的内心真实想法,引导他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导他自己进行思考。


若你没有用平等的心态主动聆听孩子的声音,就不要怪他拒绝和你沟通。这种“叛逆、不懂事”的锅孩子不背也背不起,那是家长自酿的苦酒。


最后,回顾总结一下:

1.培养正确的财商理念应该是:引导孩子在家庭职责之外的环境,帮助他人/解决他人的困难 所得报酬收入。

2.真正的聆听、正向的引导:接纳孩子的“调皮”,尊重他,理解他,引导他表达并独立思考。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派到我们身边,教会我们什么是责任,也引导我们精进成长。

愿每位天使茁壮成长、愿每位家长同样“茁壮”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