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的今天,刚刚步入大学的自己,像往常一样上午第五节课后和室友捧着课本走在去食堂的路上。九月的校园因为学生的朝气少了寂寥,而多了几分鲜活。
金色的落叶铺满道路,风一吹,几片叶子飘了起来,旋转在空中,像是在完成一场生命圆舞曲。偶尔有来往的单车,见到行人便会放慢速度,刹闸的声音会突然惊到身边的人,没等路人反应过来,少年一溜烟消失在教学楼的转角。阳光洒在人工湖上,和着微风一闪一闪的。广播里甜美的女声讲述着校园里的热门话题。而我们,只惦记着中午食堂里会不会人依旧那么多,哪家不用等太久,好吃完睡个饱饱的午觉。
正在商量着午饭的内容,抬头便看到不远处摆着的几张桌椅,和围着一些同学趴在那里,仿佛在写着什么,便有意地放慢了脚步。
这不,我们几个就被一个长得不高也不帅的学长拉了过去。学长客气地告诉几个女生社团在做一个活动,希望大家能够把自己的名字签在条幅上,配合他们完成活动。于是,几个女生也没想那么多,甚至还有点小激动,纷纷用自己认为最帅气的字体选了显眼的位置写下了自己的大名。
临走抬头才看到挂在树上的横幅,“九一八”主题,低头看看手里的《综合日语》课本,大写的尴尬,“快走吧,可别让他们看见我们手里的书,太丢脸了…”几个女生夹着小碎步跑进了食堂。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场景,你会不会有点失望?没有跌宕起伏,没有曲折的情节,没有感人至深的画面,它是我们每个人大学生活的缩影。四年,一千多天,你的每一天是不是都一样?是不是也不一样?
突然发现,一个小小的回忆,也能让我回到熟悉的校园,甚至思考良多。
做事不经过大脑,不仔细观察,盲从是以前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学生时期为了组织活动,一味追求参与度而不向参与者详细说明活动的意义,或许又真正背离了组织活动的初心。
它真的达到了效果吗?这好比一个销售人员,拉着陌生人购买自己的产品,可产品是什么,别人为什么要买它呢?仅仅是为了配合你的工作?举办活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拍了照片发布了通讯稿并不等于举办了活动。你以为的举办了的活动就真的是举办过了吗?这个问题,在现在的校园里,依然存在着。真正有效果的活动又是什么呢?学生如果不懂,那么老师呢?
那时的天真,竟会不好意思在这种时刻提及自己的专业,真的似乎也没有比这更蠢的事情了。还记得那年高考结束无论如何也不想填报日语专业大哭大闹了两天就差没学上了的样子,也记得调整好了心态每天清晨树林里、天台上背课文的自己,还记得自习室里埋头做题的场景,和一个个字幕组翻译日剧的通宵……
现在,抛开爱国主义和民族情绪不谈,自己也能够客观地看待这两者的关系了。既不冲突,又是优势。
语言本是一种工具,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交流,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便是更直观和值得探索的部分,了解过去,给我们启示,以更好地直面未来。
早已从事着与本科专业不相关的工作了。但似乎,它又潜移默化,对我有着很深刻的影响,让我认为自己始终学有所用。茶,亲子关系,民族文化,工匠精神,教育,写作。
的确,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