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些时候,当在犹豫一件事情要不要去做时,我最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做这件事情是否令自己心安?”
如果心安,就去做。如果心不安,就不要去做。心的安与否,已经从某种程度上告知我们,这件事是否合乎道义。
如果还要再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会问:“是否于人有益,于己无害?”
曾经,为了别人的利益,我甚至会不惜牺牲掉自己的很多东西。但这未必就是好的。因为有时善良会被利用。然而这并没有阻止我去继续成为一个善的人。只是在作出决定时,我会问自己,会不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如果对方伤害了我的善良,我可以不在意,但是他会因此背负因果。这就让原本的善意,最终却成为了恶。而这并非是自己的本意。所以慢慢总结出一个道理:最大的善,就是符合天道,人道,一切自然之道。同时于人有益,也于己有益。但是很多人往往先考虑是否于己有益。若是对自己有利,就会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这就是在舍得上出了问题。舍得是舍下自己的私心、贪心,舍下小我的利益,去成就大我的利益。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个人的能量越大,所能影响的人就越多。就像某些人的言论和行为,可以影响到世界的局势或国家的安危。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的游戏。
当一位读者看到我开始写《舍得》,于是对我说:“沈老师,您一定要写写大舍。不舍一国之私难得地球母亲之安。此乃舍一国之私谋万国之利得地球母亲之安,此乃天下为公大道之行的基本良心良知。”
这是一个大的课题。我会在未来慢慢展开来写。此刻,我坐在后海,看着湖边游人如织。芸芸众生,享受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国泰,民安。
人生到最后,比的不是赢,而是心安。有些人表面看起来赢了,可良心却输了。而心安就是赢了一辈子。有些人表面看起来并没有大富大贵,可是却内心平静。这份岁月静好,应是出于内心深处无有负罪的心安。如同这些在湖边行走的众生,面色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