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段选自《谈话的力量》P6页
米吉是一位大学行政人员的妻子,最近纽约的一次课堂上,她说自己对生活感到厌烦。为什么呢?“因为一整天,陪伴我的就只有两个孩子:一个三岁,另一个还是婴儿。因此梅尔一回来,我就问:“今天怎么样?”我真的是想得到他的回答。但是他说什么呢?“没什么,
就跟平常一样。”然后他就打开电视看起来了。
米吉犯了几个简单的错误:
第一,她的询问范围太广。提问题就像开水龙头一样,范围放得越开,得到的回应就越多――直至最后的极限。米吉这样宽泛的问题像“有什么新的消息?“最近忙些什么?”“说说你自己的情况!”)往往需要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回答,所以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
第二,“今天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听起来
更像是一句套话,随口说说而已,而不是真想了解什么情况。回答往往也是套话,例如“很好!”或者“还行”。
最后,米吉每天都问同样的问题。这不仅让
对方更认准为套话,而且每天都要回答这样毫无创意的问题,很可能也会让她的丈夫感到厌烦。
我建议米吉每天读学校和当地的报纸,然后在
让她的丈夫休息片刻之后,就他比较熟悉的话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开放式问题。以下就是她的成果:
那天晚上,我告诉梅尔我听说学校要重新设
定对文科学生的外语要求。我问他对此有什么看法。接着我们就开始讨论学习外语是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去了解别的民族。我们还谈论了各自学外语的经历。结果俩人开始用中学时学的蹩脚法语交谈,开心得不行。最后,我们都谈得很累了,但是很开心,他吻了我一下,小声对我说:"亲爱的,你太棒了!”
这不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吗?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在与人沟通时,提问问题的方式分为两种,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要想让谈话继续下去,并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趣味性,就要多提开放式问题。在提问开放式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所提问的问题涉及的范围尽量缩小。范围越小,针对性越强,对方可聚焦的点越明确,越容易回答,进而愿意交谈的欲望越大。反之,则得到的回应越少。
2、避免出现大家所认为的“套话”。如两人见面就问“最近怎么样?”“今天工作如何?”等。面对此类的“套话”,对方认为随便说说,没有沟通下去的必要,因此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就那样”,“还好”,“还行吧”。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看完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我的一段印象深刻的过往。在我生完孩子之后,由于没老人帮忙带孩子,我辞职做了全职妈妈,天天在家面对的是一个不太会说话的孩子和每天油盐酱醋的生活,更期待的是每天老公回家能多聊聊天,但他工作比较忙,经常会晚回来,吃饭时我就问:你每天在公司都忙什么呢?他答:忙工作呢。我问:为什么每天都回来这么晚呢?他答:工作很忙啊。然后我就非常不开心,不愿再交谈下去,认为他在敷衍我,而老公被我问的也很烦,认为我不体谅他的工作。
A2:目标和行动
学习了如何更好的提问开放式问题之后,才发现之前问题出在我所问的问题上。若当时我变换一下提问的问题,或许会更好。比如:
1、今天弟弟给我打电话说他手机总提示内存不足,但没装多少APP,我之前也遇到过这样的事,但做法是疯狂删除应用,你觉得原因可能出在哪?
2、我今天在电视上看公司里有人……,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你周围,你会怎么看?
由此,我想到了和孩子的沟通也是如此。每天孩子放学,我回到家就问她: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她总是歪着脑袋想半天,然后回答我:我觉得挺好。
目标:在此之后,我尝试改变一下和孩子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并促进亲子关系。
1,每天及时查看老师在群内发的所有内容,照片、注意事项提醒、作业等
2,用开放式问题提问:
我在今天老师发的照片中看到你和楠楠(她的同学)笑的特别开心,能跟我分享一下发生了什么特别有趣的事情了吗?
我看你们今天上了交通安全的课,如果你上学快要迟到了,在过马路时,快要变红灯了,你觉得这个时候为了不迟到我们抓紧时间跑过去怎么样?
尝试用一周的时间,看孩子的接受度和表达的流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