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前辈,当小跟班参加了一个写作者的聚会,现在的写字人,全部都跨界,专栏作家、编剧、演讲人,偶尔再混个影视圈真人秀节目客串个辩论,真是活得精彩纷呈、活力四射。
聚会散了之后新建的微信群有人推送了下面这个视频并放话:大家有啥资源都分享下啊,都别太安分了。看这些明星们,比咱们有钱、有颜还都那么折腾,没资格停下来玩啊啊啊啊啊。
金鹰节的颁奖礼,光彩熠熠的明星们被何炅妙语生花调侃跨界,从电视到电影,从电影到电视,从主持人到演员、到导演、到歌手,这些视频里的人真是生命不息、折腾不已。关键是每个跨界都能折腾出花样来。
如何实现?
心理学里有一组概念:舒适区、学习区、焦虑区(如下图)。图里的3个区可以表示为想学习的事物的等级:
最里面一圈,“舒适区”,是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或者习以为常的事务,自己可以处于舒适心理状态。你是否感觉生活很轻松,工作上没有压力?你是否处于舒适的生活状态中,并且不想做出改变?如果是,那么你可能处于舒适区中。
中间一圈,“学习区”,有一定挑战,因而感到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你是否每天都很充实?是否经常花时间来学习?是否觉得自己在不断的成长和进步?如果是,那么你可能处于学习区中。
最外面一圈,“焦虑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事务或知识,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可能会导致崩溃以致放弃学习。如果你感觉到压力很大,疲惫不堪,那么你可能处于焦虑区中。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学习区”内做事,人才会进步。刻意练习具有适当挑战性的东西,一段时间后,“学习区”才会慢慢转化为“舒适区”, “舒适区”越变越大,而一部分的“焦虑区”也会相应变成“学习区”。
每个人都会在某些环境某些情况感觉很舒服,比如在家里,或者和熟悉的朋友聊天。与此相反,也有感觉不舒服和有压力的时候,比如公开讲演,比如工作中全新的项目。
人的天性都是追求舒适,逃避紧张和压力。但如果总呆在舒适区,就不会有任何变化,改变来自于舒适区的扩展。
田玲是一名新闻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大二时经过专业的自我兴趣探索和潜能测评,把自己今后的职业目标定位为同声传译。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要想取得同传职业的通行证,拿到国家人事部办法的翻译资格证书无疑会加快进程。
于是,虽然只是大二,田玲就已经开始攻克高翻考试的试题了,结果搞得身心疲惫,不仅英语水平没有提高,反而丧失学习信心。
在老师的指导下,田玲重新设计了学习方向和策略,从国家英语四级开始,慢慢攻克下六级、商务英语一级、托业、雅思,最终在毕业两年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全国翻译资格证书。
因此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时候,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跳起来努力可以够的着”的学习区,如果一开始就定位在焦虑区,远远超出自己当下的水平,也是无法进步的。
细心观察,牛人之所以成为牛人,都是在“三区理论”驱动下修炼的。以不老男神林志颖童鞋为例,林童鞋16岁出道是以唱歌成名的,之后就开始涉足拍戏、演员经纪等关联领域,做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已经进入了他的“舒适区”。
林童鞋秉承“人生可以有后悔,但不可以有遗憾”的座右铭,不断突破自己,不断挑战自己的学习区和焦虑区,集职业赛车手、歌手、演员、企业家、摄影师、摩托艇手、台湾网络协会身兼数职的要员、美国/内地/台湾众多官方形象及公益代言人等等多重身份于一身。跨界之大、涉及领域之多,令人惊叹,令人汗颜,最终实现了梦想家的精彩。
但在现实生活中芸芸众生的我们呢?很多人每天做着乏善可陈的工作,不愿意尝试新的挑战,害怕老板委派的新项目,却还在抱怨工资低、福利差。仔细想想,你有加薪的理由吗?
突破了,才能长大一圈;退缩了,只能继续呆在以前的小圈子里。
想成为牛人吗?或者问内心这个问题:我究竟是想继续舒服,还是真的想获得改变?如果答案是后者,就赶紧逃离舒适区,向学习区开炮!
精彩的生活有各种各样的精彩,无聊的生活,是一样的无聊。
不安分的人,总爱折腾点儿事出来的人,跃跃欲试的人,蠢蠢欲动的人,才能成为活力四射的不老男神和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