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读过的书都不记得了?为什么我跟别人聊天时只能说特别简单的句子?为什么我学过的定律、定理只大概了解内容,却不记得它们叫什么?为什么有时会把词语搞错,颠倒了两个字的顺序?
今天剽悍晨读带来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读书笔记法》,解决了我多年来内心的疑问。
001 建立阅读清单的重要性
说起来惭愧,从小学读到初中、高中,再从本科、双学位读到硕士,我可以称自己是个学霸吧?
可是这19年的学校学习,在我脑海里能留下的东西甚少。感觉在所有的考试结束之后的两三天,我就把学过的内容全部还给了任课老师。
我虽然一直有疑问,但一直没有找到解决这个超级难题的好办法,也未曾思考清楚我为什么会记不清概念,脑子里留不下我看过的书、学过的东西。
近期的一年,我接触了得到,接触了李笑来,顺藤摸瓜摸到了剽悍一只猫、猫叔小灶群,进而读了《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好好学习》……进入了大量阅读的阶段,也进入了观察自己阅读习惯,记录自己阅读书籍、阅读时间节奏的步伐。
经过一年的读书和思考,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断深思自己的体系和人生。
现在是我重新梳理知识体系的时间了。
建立阅读清单,帮助自己整理知识、交互内容、理清层次和增加关联。
其实我有很多石头,都散落在不同的角落。
现在要打造大厦的框架,打磨石头,用粘合剂将它们垒起来,建立自己的罗马。
002 如何建立阅读清单
建立清单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从低到高排列是“精、武、门”。
这样的分类方式,让我联想到,人类认识所有的事物都是先不断地接触探索,根据自己对它们的观察理解,给出它的范围和定义,然后根据各种原则进行分类,各类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合起来之后,又可以成为这个概念的整体。
(1)门
在建立阅读清单体系时,同样也是这样,我想按照知识领域的划分,把我感兴趣的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之前学的专业,现在工作的相关领域等等,作为第一个层次的“门",既满足知识版图的建立,也便于自己知识体系的扩充。
(2)武
再将每个门类进行细分,如心理学有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方向,就从知识体系的树干,梳理到了知识体系的树枝。
在每个门类的领域中,继续寻求划分的依据和标准。
它们能够帮你找到知识体系和脉络,区分哪些你已经得到了,哪些还要去寻求。
(3)精
作为阅读体系的树叶,这个层次以书为主。
它需要的要素有:书名、作者、出版社、时间和概述。
之前我可能会把作者、出版社、时间等信息,甚至是书名忽略掉,只大概记住书里阐述的主要内容。很快就把看过的内容还给作者了。
我想这是因为人的大脑容量有限,就像内存一样,短时间内可以同时记起的内容不会特别多。如果有了门、武精,可以顺着脉络,可以通过一两个清晰的概念词汇,唤起你对这些内容的记忆。
因为没有概念和分类,没有链接,所以,内容就全部堆砌在杂乱的书桌上,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003 补充阅读清单的两个妙招
在建立阅读清单的基础上,你会发现自己需要提升的部分,将你的知识体系不断升级。
对照已读书目,补充知识短板。
在你薄弱的或者不掌握的知识和环节,就是阅读清单最需要“关照”的地方。
同时,查书评也是个特别好的办法。除了豆瓣等网站上的书评之外,在现在的网络时代,还有很多听书、读书拆解的公众号。
如我们优秀的剽悍晨读,得到APP上的听书……
根据书籍的参考书目,也可以找到下一步需要阅读和了解的书籍内容。
今天的剽悍晨读将会开启我知识体系的建立,这对我终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