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看风听雪
上一篇 《饿不饿?我煮面给你吃?》
白粥,在所有吃食里,似乎是最简单的功课之一。只需要按比例,在锅内下入米和水,即可成型。
2014年,我得过一场病。
住了一个月的医院,跑了一年的门诊。
因为来回来去在医院出入的时间长了,每次去换药复查的时候,很多病房里的家属与病人都会误以为我是在这里上班的护士,总是客气的和我打招呼。
我当时住的是普通外科病房,病房里一共有6个床位。
我在6床。
住在这一房间里的病人大多为乳腺疾病或者糖尿病并发症。
10床阿姨就属于前者。
没错,就像你想的那样,她得的是乳腺疾病,而且是癌症。
我不是大夫,所以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得病,更不清楚她每天在接收怎么样的治疗,
只是偶尔从和她交谈的只字片语中,听她说说她的家庭、工作还有孩子。
她的工作是医院附近某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经常需要出差跑外。而他的爱人则是附近一所中学的老师。他们有一个儿子,今年已经年过三十,长期工作生活在国外。
得病的事,是在单位体检时查出来的。她知道以后谁也没告诉,愣是坚持着把当时单位里一个重要的工程跟完才和老伴来到医院。
好吧,这些或许都不是我要说的重点。
重点是10床阿姨自从得病以后,他的老伴每天一早一晚都会提着一个红色保温饭桶,风尘仆仆准时来到她的床前。
那时,我们病房里其他人几乎都是在医院里订饭或者是叫点外卖。只有10床阿姨,每天都可以吃到来自家里灶火上的美食。
我很好奇,她的老伴究竟会给她做什么好吃的。于是就经常会凑过去看上一看。
第一天,白米粥,煮鸡蛋。
第二天,小米粥,咸菜。
第三天,红薯粥,拌小青菜。
……
每到这个时候,10床阿姨都会热情地招呼着我说:姑娘,给你也来点尝尝?
终于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就趁她老伴没来前凑过去和她说:"阿姨,你看你现在这成天喝粥可不行啊。回头你让叔叔给你整点硬货来,比方说弄点包子啊,大饼什么的。不行就再炖只鸡和排骨什么的。"
10床阿姨听后只是笑笑,"我们家老张不会做什么饭,只会熬粥。"
"会做粥就不错了!我们家那口子就啥都不会干。你们家老张可以啦,这就对你不错!"9床阿姨这时也坐起来加入了我们。
"我以前在家的时候,他也不做饭的。基本都是我的事。这不,现在他自己在家没人管了,也就会做饭了。"
"话不能这么说,我可注意观察过,你看他这每天早上7点,晚上6点,准时准点的。比咱医院的食堂送饭都准时。我记得之前听你说他现在还没退休吧?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就不容易。他啊,心里有你。"5床的奶奶也感慨的搭着话。
10床阿姨听后有些不好意思的扬了扬嘴角,"老张也就会这么多,这家里的活,他也干不了什么别的了。"
"你看看你,你就是不知足,我呐,就没有你命好,老伴死的早,如今得了病,这不每天还得让儿子花钱找护工来么。"8床的阿姨也跟着插嘴到,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大家正说着,老张就又提着那个红色的保温饭桶走进了病房。
"今天感觉怎么样?"老张一进来就忙着把病床上的饭桌支起来,拿碗拿筷,督促10床阿姨洗手吃饭,那感觉就像忠心的仆人伺候着公主。
"我今天给你在粥里给你放了点窝瓜,不过火候煮的可能不够,你尝尝看。还有这个小白菜,你也吃点。"
老张的话并不多,通常说到这里以后,他就会自己搬个凳子过来默默的坐在床边静静的看着她吃。
等她吃完了以后,他又会立刻起身收拾起桌子,拾掇了碗筷。然后接着坐回到凳子上听10床阿姨说说她自己一天的身体的情况。
最后,在临走前,老张总不会忘记再问一句:"明天,你想吃点什么?我给你做。"
而10床阿姨每次也总都会回答:"你就给我煮碗白粥吧。"
……
一个月以后,我从病房转到门诊。10床阿姨也从普外转到了癌症二区,我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见过她和她的老伴。
也不知道她的病最后到底治疗的怎么样了?
但不论结果如何,我都相信,她的老伴张叔叔一定还会像以前一样每天拎着那个红色的保温桶出现在她的面前,而那里永远都会有温暖的白粥一碗。
(待续)
有时会觉得,人生不过就是把米融入水,或者把水融入米的过程,或浓或淡,或稠或稀,最终都只会化作这白粥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