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老弟性格都属于要强的那一类。
只要我们认定的事情,就一定会坚持己见。所以我们只要一闹别扭,就会互不相让,坚持各自的观点,谁也不肯先低头。
他总觉得我说得没道理,我总觉得他做得太糟糕。所以我俩谁也看不惯谁。
他高三那年,有一次逃课了。恰巧那时候我在家,于是就去学校找他。
我在他们教室门外站了很久,问了他的同班同学,也没有人知道他在哪。后来我就一直在教室门口站着。
等到快放学的时候,终于看到他走过来了。
我上去劈头盖脸地就质问他:你都高三了,怎么还不知道好好学习,怎么还要逃课?
他不说话,只是看上去有些窘迫,有些不安。他悻悻地说道:我就是有点学不进去...
“那你就可以不经过任何人的同意,就独自跑出去玩消失?”
“你知不知道家里人一听说你不见了,都急成啥样了?”
“都高三了,关键的时期,你怎么就一点都不上心?”
我劈头盖脸地说了一通,而他只是低着头,用手摸着衣角。
“知道了...”,他低声说道。然后就又低下了头...
“赶紧回去吧,下不为例!记住不要随随便便玩消失!”
他“哦”了一声,便转身回到了座位上。
晚上我回到家的时候,突然有些后悔。我也曾经历过高三的那段时期,我其实应该能够理解他的。因为我一直觉得他不懂事,老让家里人担心,所以我见到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先了解他为什么逃课,而是劈头盖脸的责怪他一顿。
我想了想觉得无法安心入睡。于是便起来,准备给他写一封信。
我在信中说了自己今天的态度有些不合适。我说我其实是可以理解他的,因为高三确实压力比较大。
我告诉他出去休息一下没关系,但是一定要给班主任或者同学讲一下。这样大家在找他的时候就不会找不到,也不至于让家里人很担心他。
另外,我表明了自己的期待。我希望他能够非常努力地度过这一段特殊的时期。成不成功没关系,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为某一件事拼尽全力的经历。
最后,我说我对他有信心。我相信他可以做到不让家人担心;我也相信他可以为了自己的未来,努力一搏。
后来,他高考失败了,但是他主动选择了复习,重新备考。
这个决定是他自己做出的。我们全家人都支持他。然后第二年,他超常发挥,考上了。
有一次,我们无意中聊起他逃课的事情。他说那个时候确实压力有些大;他还说我给他写的那封信他一直在留着;他说他现在每做一个决定都会跟家里人讲;他说他在复读的时候真的有拼尽全力...
他确实做到了!
我之前从未想过,我跟他会有这样的交流方式。我们两个总是谁也不喜欢听谁的,我们总是互不相让,我们也总是谁也不理谁。
可是那封信就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我们现在都能够听进去对方所说的话,会主动讲最近遇到的一些问题,会征求对方的意见。
如若不是那次能够从他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我想我们可能就不会有现在如朋友般的相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