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心得:
孔子:《论语》被后人称之为,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行天下。 里面就是为人处事之道学和礼仪的教化。
曾国藩 :刚开始是儒家入道,后面是集结法家,在因为其父亲逝世以后又归于道家。
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很多也是来源于道法。
30-40 岁读道德经更多的是自己亲生的感受和感悟,化于内心。
50-60 感受更多的是养生哲学如何养生保养自己。
每个年龄段读完以后,感受都会是不同的。
陈谷英教授:你学到的知识多,不一定你就智慧。手机一亮,你等同于能看到整个世界,如果你想看到自己,那么你得关上手机,才能看到自己,知识如同装满东西的冰箱,装满了就无法再装进去,反而里面的东西也会因为时间而变质。
我们应该给自己的人生给与一定的时间静下来抽离工作,去思考,才会有更多创造。
企业:分四个等级 领导管理境界。
第一类:无形管理 无为而治
第二类:被人夸赞
第三类:被人敬畏
第四类:离开后被人吐槽
西方的哲学家分四类:
第一类:聪明且勤奋 (因为相信而看见)
第二:聪明且有点懒(知道且 将信将疑)
第三:愚蠢且懒惰
第四:愚蠢但勤奋
人物的等级:
一等人:听到道理,先相信,而后执行践行,并且深信不疑
二等人:听到道理,将信将疑,边做边疑
三等人:知道道理也是对的,但是天天对怒,每天做判官。
在老子的道里面,有三个东西是最能形容道法:
第一是水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江河善于把自己置身于低谷,才会成为百谷之王。无形甚有行。
第二:婴儿
第三:女人 柔弱胜刚强
课后总结:
庄子的“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要过多的干预,要充分的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和辉煌。庄子强调“无为无不为”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世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知其所以然 因而固然,了解事物的本质和特性,在工作和生活中才能游刃有余,不伤己,不伤人。认真练习,慢慢摸索,积累经验,就能够游刃有余的把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做好!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让我明白当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还不能有结果,应该快速的回头另找途径,不能舍不得之前的付出,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自然界的任何一个物种都有他存在的价值,要心存成就他人之心,我们所学的知识不仅仅只是知识,而是开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它是能够打开我们的思想维度,在我们生命的厚度上所进一步的添砖加瓦,我们学习的知识就如我们日常所买的奢饰品所追求的内在文化底蕴的展现一样,它能真正诠释奢饰品为何奢侈的意义,这不仅仅只是一个物件本身,更多的是这个奢侈品,能长久流传下来的文化底蕴。我们自己本身想变成人人喜欢的奢侈品,更是需要这样一个长久锤炼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好像一颗参天大树的生长过程。大树长的高不高,要看他的根扎的深不深?根扎的深不深需要足够的营养和能量供给,所以我们现在的学习是在给我们注入更多的养料来滋养。这样才不至于像一棵无根之树,随时就能被外界的风雨刮刀。先人传递的智慧不仅仅能为我们的职业赋能,也是在增加我们生命的宽度!非常有感觉!
不管是讲到鸱得腐鼠,还是有用无用,还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亦或是“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都能体现出庄子这“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淡然。都能体现出他这种以无为求无为的豁达。这是人在事上磨和人在世上活都需要具备的一种高级自我宽慰的方式和心态。人固要去追逐幸福。但是这样的心态可以调节我们去选择幸福追逐我们想做的事情的同时,可以让我们不至于太跟自己较真,不至于太疲劳。这样我们才不会像手里攥紧不放的沙子,越较劲越负累,失去的越多。反而敞开了手掌,可能老天给我们更多的是金子,给的是更好的礼物!
已是凌晨三点半 明明懂得熬夜伤身,确乐此不疲!想速速用自己还能一如既往的愿意多做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