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自主合作,轻松和谐

        ——《河中石兽》教后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河中石兽》是一篇文言笔记小说,以河中石兽的故事验证道理,故事曲折回环,引人入胜,语言简洁凝炼,通俗流畅。内容不复杂,课下注释也很详细。于是,我突然有了想尝试一下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念头。自习将两个班最近的学习状态研究了一下,觉得可以进行。

第一课时,主要是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所以,在听读,范读,自读课文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组织疏通文意。遇到不懂的字词,可随时举手寻求帮助,不得借助资料书。给了学生十五分钟,然后用检测的方式进行评价。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气氛轻松而又认真。质疑环节,十班的刘亚妮组对“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中的“之”有争议。然后,将这个问题放到全班进行辨析,在辨析中,学生对于本篇文章中出现的“之”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检测时,发现对于要求掌握的重点字词,准确率很高。一节课结束,学生的参与率很高。如此轻松和谐的古文学习氛围,让课堂不再沉闷,师生愉悦。

鉴于第一节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潜力,第二课时在领会文章主旨时,依然是发挥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让学生分别对“寺僧、讲学家、老河兵”的观点进行探究,寻求他们之所以做出这种结论的依据。并结合自身,想想如果是自己在现场,第一反应会是哪种情况。

课堂的讨论声很是激烈,学生参与兴趣浓厚。在展示环节,褒扬之语几乎全送给老河兵。顺着他们的思路,引导学生明白老河兵之所以有正确判断,是因为他考虑全面,有实践经验。感觉学生似乎已经将老河兵神话,因此也同时对寺僧、讲学家的思维进行了客观引导。同时,引导学生对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这句话进行了分析,结合具体实例,使学生真正明白“主观臆断”的局限性。

两节课后,我发现在文言文教学中,以往一见到古文字词,就逐字逐句进行解释翻译的死板思路必须进行改变。对于学生容易把握的字词句,完全可以鼓励他们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而对于一些难懂的,有分歧的字词句,教师则必须进行讲解点拨。看来,串讲这种教学方法,一定要注意与其他方法相配合才能更加有效。

教学,绝不应“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种“据理臆断”的思路,必须要通过实践的检验进行改变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时候不经意间的一个梦境,就会有很多人进入,但是当你醒来时,发现周围空无一人时,会不会有一种淡淡的失落感。今天中午...
    东方青菜阅读 2,880评论 1 2
  • 十月怀胎,迎来了新生命的诞生,随之而来的也有让妈妈们闻之色变的妊娠纹,前者使人惊喜,后者则使人烦躁不堪,很多妈妈都...
    haozhang1596阅读 29,594评论 7 0
  • 自律带来截然不同的人生! 一个很有自律的人,会为了自己的目标梦想而控制好生活的节奏。会充分利用安排个人时间。不会将...
    Jennifer_Tsang阅读 619评论 0 1
  • 不知为何,明明想和你说话。 却骗你说,风雨正好,该去写点诗句。 不必嘲讽我,你笑出声来, 我也当是天籁。 不必怀有...
    A鸢飞入青云阅读 851评论 0 1
  • 安得与汝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擦不掉的吻阅读 7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