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立界限》

一、到底什么是界限,为什么立界限?

界限是一个人“所有界限”;也是一个人得地盘。界限规定一个人的权益的起点和终点。孩子也一样,他需要清楚自己享有哪些权利。同时又有哪些责任要担负。如果一个人分不清该负的责任,一直生活在一个界限不明的环境下,他就没有办法获得掌握人生的自己能力。换句话说,他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父母或者监护人,需要做到这样,就要提供监护,恰当管理,把握关系。

提供监护能力保障孩子的安全。让孩子顺利长大。

恰当管理指明确孩子该做的事,如家庭作业、家务劳动。

把握关系,家长把握给予与接受之间的度。

家长的一个界限,如果家长只管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无节制。孩子会理解为理所应当,永远只会提要求,一旦满足不了,就会要挟家长。

二、孩子应该从小知道的界限十律

1、让孩子知道这样做后有什么后果

2、“拉自己的车”,责任感,即使是小孩子也应该有责任感。

3、非全能,也非无助。这是让孩子学会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能力的界限。知道自能做到哪些。又哪些是无力完成的。让孩子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也会懂得适当寻求帮助。

4、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他人的界限,做不到伤害他人,尊重别人说“不”的权利,接受和他人的分离。要有同理心,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5、明确动机、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需要进行调整,我们所说的界限,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可以做,那些不可以做、做事要有界限。有时孩子能接受,有时孩子不能接受。

孩子反抗的时候,我们明白他们动机是什么,孩子顺从的时候,也明白他们动机。

6、痛苦可以成为礼物,有时候父母无法给孩子界限,会因为一旦限制孩子或者拒绝孩子,孩子会伤心,父母见不得孩子痛苦、难受。只能妥协。

7、积极面对负面情绪,当孩子不接受界限时,难免只有负面情绪产生,作为家长要引导孩子积极面对负面情绪。

8、懂得感恩更快乐,没有感恩之心的孩子,总是与人比较,非常容易产生“羡慕嫉妒恨”的心情。大多数情况都过的不开心☹️。

9、积极主动,对于界限,被动的孩子往往消极接受,习惯让别人控制它,迎合别人;而主动的孩子会,积极去完成,当然也可能去攻击界限,寻找改变,主动孩子乐于让人知道他的需要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10、直接沟通,遇到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时,直接沟通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三、和孩子确立界限的六个步骤

1、接受不完美的事实

2、建立广泛的链接

3、父母要做到自己界限清晰

4、做好评估和计划

5、提出计划并讨论

6、坚持贯彻到底。

总结:父母是世界上做好的老师,做好孩子的榜样,名言“己不所欲,勿施于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