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素材看完后有些感慨,我以为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是最亲近的,却发现似乎并非如此。
结婚前,我们彼此之间有着适度的依赖,感受着一份亲情。但自我结婚后,感觉他们慢慢疏远,无需依赖我什么,过着自己独立的生活。但我,却从开始的享受这份“独立”,渐渐渴望当初的那份依赖,那份温暖的亲情。
当然,我知道这份“不依赖”其实是来自心底最深处的爱。
父母都是60年代的人,思想比较传统,认为所有需要我做的事就是给我添麻烦,所以几乎不会因为任何事来打扰我的生活。我曾埋怨过他们什么事都自己扛,他们淡淡地告诉我,自己都能解决。其实想想,我不也是从不麻烦他们、让他们认为我过的很好吗?
可是,亲情也需要表达。
父亲生性耿直,平时也比较忙,很少与我们亲近,记忆中都没有拉过父亲的手。有了孩子后,我居然很渴望对父母说一次: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有时亲吻孩子还会想,我和弟弟小的时候,父亲这样亲过我们吗?但我至今连问的勇气都没有,怕父亲伤心,也怕自己失望,因为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严厉的人,从不会用语言和肢体来表达爱。
前些日子父亲来我这里看牙,一段时间内来往频繁,我发现我们的关系有了变化。我居然可以挽着父亲的胳膊一起散步。当我意识到的那一刹,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每天我会请父亲帮我送姐姐上学,当姐姐叮嘱放学一定要姥爷去接的时候,他也会兴奋、激动。
原来我竟这么不了解父亲,其实他渴望被需要。
风雨共担,适度依赖,内心的亲情或许才更浓、更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