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优秀的长篇民间叙事诗。第一次读这个故事看的小人书,那时候还很小,就记住书中始作俑者是那个恶婆婆,一切的不幸都是因为这个婆婆造成的。在小小的心里是害怕婚姻害怕嫁人,特别害怕遇到这么一个百般挑剔的婆婆。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长大后重新阅读这篇汉乐府长篇诗的时候,是被这个爱情故事打动的,喜欢刘兰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追求自由和独立,她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望是自然的本真的又是强烈的。这个姑娘美丽善良,忠贞不渝,有情有义,又聪明又能干又有教养,几乎无可挑剔。她为了这么一个不能保护自己的懦弱男人去死值得吗?可是看到他吊死在东南边的树枝上,又觉得他是个有情有义的男子。他们的爱情悲剧是封建宗法思想、男权思想和家长制度所迫害和所摧残造成的。
现在重新阅读,才知道她们的婆媳矛盾根本就是宿命,刘兰芝是一个外表柔顺、内心刚烈的女子,在与婆婆的相处中,尽管“奉事循公姥”,但她的聪颖敏锐、她的才华识见、她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望、她对自由平等的向往、对美和真的追求、对人性尊严的捍卫等思想意识和个性特征一定会在平时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中自觉不自觉的表现出来。焦母也是一个女人,她也曾经是一个被压迫者,但她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以后,摇身一变,成了压迫者,便用自己做媳妇时的一套标准要求刘兰芝,她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女人嘛,就应该这样过,难道还能怎么样?当她发现刘兰芝身上有一种异样的东西,她惊恐了,她要动用家长的权威予以铲除。
刘兰芝之所以有这样的个性,应该离不开她的母亲的教养。从诗歌里,我们能看到刘母是很开明的,对说媒的人说:“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但是在那个男权社会,阿兄逼婚时,兰芝知道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终于到了,这时,她反倒显得十分冷静,“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等到出嫁到了男方的家里“‘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为了爱情,为了誓言,她勇敢赴死。
而焦仲卿拜别母亲“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听闻刘兰芝的死讯后“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有人说《孔雀东南飞》是中国爱情的绝唱,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今天,我却觉得两个真的很傻,刘兰芝深赴黄泉,焦仲卿自挂东南枝,是怎样的爱情让他们用死来义无反顾反抗命运的束缚。活着总会有希望吧,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刘兰芝死是作为一个女人婆家和娘家都没有她立足之地,不得不接受父兄的安排再嫁,而焦仲卿没有做出任何努力,只会以死相逼。假如他们两个人私奔,或许日子会很艰辛,或许没有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但起码两个人能生活在一起,都还活着吧!
红尘有爱,人间有情,我们都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死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