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次消费升级酷爱性冷淡风?

近年,零售业最火的词一定是消费升级,谈到消费升级开口闭口都是米家有品和网易严选。身边的给小米做拍摄、做页面的设计师朋友,一句话里得蹦出三个“性冷淡风”,我刚开始一笑,觉得有些调侃,后来深入研究,发现它其实与这次的消费升级有着如影随形的直接关系。拨开这层关系,同时理解如何设计消费升级时代的产品和广告。

什么是性冷淡风

性冷淡风主要指日式简约风,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自15年开始,消费升级将它推上了时代第一审美潮流,也变成消费升级中巨头清一色的选择,主要代表是米家有品、网易严选、京东优品

从图中,可以很只管的看出整个风格主要有两个特点

1.低饱和、低对比、灰色系:日式简约多采用米色、灰色、原木色,哪怕鲜艳的红黄色也会降低饱和达成与整体的色调一致。

2.大量留白,页面、产品简洁干净:日式更加极简,去掉一切与功能无关的设计,甚至有点不近人情。

感觉是什么?

这样的色系让整个颜色显得不再那么艳丽,偏向于朴素、自然、内敛,克制,失去了激情,所以叫“性冷淡”。顺带一提,日本正处于一个低欲望的国家,30岁以上的女性,处女占比为37% 。答案在后面

关键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喜欢性冷淡风呢?

得具体看看现在所处的环境和现况

1.这次的消费升级源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逐渐提高,新兴的中产阶级崛起,他们生活节奏很快,压力巨大,有提升生活品质、彰显内涵区需求。

2.据我调查,仅有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更偏好性冷淡风。

所以得出一下两个重要结论:

1.缓解视觉疲劳和生活焦虑

2.打上有内涵的标签

缓解视觉疲劳

在一线的大城市里,商业极其发达,当你一整天都看到的是满屏的促销的红色,各种闪闪发光的黄色,难免产生视觉厌恶,人们更向往加入了低饱和、低对比,大量留白的设计风,能缓解视觉疲劳,冲淡生活的杂乱、忙碌和焦虑。简约的设计更是让人从繁杂的生活中有所解脱,成为年轻人的最爱。

打上有内涵的标签

这一波消费升级的主力崛起的是20-35岁的白领阶层,他们文化普遍较高,当有更多的钱消费的时候,不会像上一代“暴发富”一样选择象征土豪的奢侈品,而是象征有内涵有追求的高档品,给自己打上有个性、有追求、有内涵的标签,以形成鄙视链。灰色系的加入刚好给人不俗气,不古板、有内涵的半清高感。

现在的审美鄙视链大致是:复古简约》日系简约》北欧简约》现在简约》科技,显然都是以品味高低来形成以内涵为阶层的鄙视链,产品价格也基本按这个鄙视链攀升。

核心观点

中国以白为美,因为肤白代表常居室内、日晒少,是高阶层的象征,而欧洲以黑未美,因为高阶层才能到海边休闲日晒,是高阶层的象征。

我们回头再看,一个三四线的小镇,文化水平一般,而几乎没有鲜艳的红黄、繁杂的商品、巨大的时间成本负担。所以,这里的人们更偏好鲜艳的颜色来给生活一点精彩。

得出的核心结论是:

生活的内外环境决定一个群体的审美

总结

消费升级的主力是20-35岁的年轻人,他们文化高,有体现内涵的需求,在生活节奏飞快、商业眼花缭乱的当今,他们更偏好性冷淡风。

核心结论是:生活的内外环境决定一个群体的审美

所以做文案、页面、设计产品的时候,除了考虑基本需求、场景还有仔细研究你的客户所处的内外环境。

作者:三角形科技桥帮主

转载务必注明出处作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们采访了几位新中产消费者,试图勾勒新中产的生活状态与消费共性,探讨新中产的生活方式与品牌营销是如何互相影响的。文...
    柳如柳阅读 3,512评论 0 8
  • 性冷淡风入侵 最近有一个词很火——性冷淡风格,不过首先请要把它和生理上的性冷淡区分开。事实上,用“性”来命名一种风...
    目横竖田阅读 929评论 0 2
  • 不要以為懷揣著善良和信仰便可以悲憫的眼光看待別人,不要認為已經看到結果自己就預先能改變什麼,不要在虛空的世界中總想...
    自在行者黄春浩阅读 276评论 0 0
  • 在读之前在豆瓣看到一篇书评——“如何快速写成一本书”,读完之后确实也有这种感觉,原本没有打算写笔记,但是为了想成记...
    1229f386fb4d阅读 209评论 0 0
  • 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生命就像是一种回...
    稳场宜宾强阅读 25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