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从爱家乡开始,乡土文化不能丢

爱国从爱家乡开始,乡土文化不能丢

许多本地孩子对家乡的认识不足,甚至对家乡的历史、人文等一无所知,导致缺乏爱乡情怀,缺乏投身家乡建设的思想基础。”学校可采取课堂授课、实地情景教学、讲座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家乡文化,感受家乡美好,培育乡愁,增强爱国爱乡情怀,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种下报效家乡、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种子。(澎湃新闻)

现在农村的现状是有能力的家长从小把孩子带离了农村,没有能力的家长孩子依据待在农村。离开农村的这些孩子,他们是生存在城市和农村夹缝之中。这些孩子家长就是为了能够让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租房在学校的周围。这些孩子只有在逢年过节回到农村。他们是农村的一群熟悉的陌生人。这些 孩子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学习。他们也是一群没有故乡的孩子。虽然是生在农村,但是长在城市的出租房。他们对于农事是一窍不通,更不懂农时的重要性。他们从来不参加家庭的农事劳动,也不去自家的农田。他们只是一群出现在各种统计表中的村民和农村学生,却却来很少参加村子的各项事情。他们更是不知道村子中有多少人,都是什么关系?稍微大一点的家族,更是认不清楚各种关系。留在村子的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这些孩子的家长也是不会让孩子参加各种劳动和参加村子的事务,孩子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之下,没有任何的自由。

而作为学校每一周进行的升旗仪式,还有各种形式的爱国教育,对于这些夹缝中的孩子效果不是很好。一个没有根基,没有故乡的人会爱国吗?爱国不是口头的喊口号,也不是一种形式,而是实实在在的培根铸魂。学校的爱国教育就应该让这些孩子了解他们的村子,了解村子的风土人情,了解村子的风俗习惯等等。投入到越多,才能够越有感情。一群远离家乡,家乡只是一个符号的人怎么会爱家乡,投入家乡建设呢?作为学校,尤其是农村的学校,一定要开设本地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从小对于家乡的一切烂熟于心,并且参与到家乡的事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