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的包里必带三样物品,除了手机、钥匙,那一定就是伞了。古话说晴带雨伞,饱带干粮,深圳的春夏,不是雨天就是暴晒,手里总有一把伞,给了很多保护、便利和安全。
因此对这种常年随身的功能性物品,也会有一些要求,雨天扛得住狂风暴雨,晴天能遮住99%以上的紫外线,关键还得轻巧。
我曾经有一把很喜欢的伞,是在一个商城过道上一个阿姨摆着纸箱卖的,这个阿姨对自己的伞很自信,一边积极展示一边介绍功能:出口日本的..88克...我看了看确实好,贱卖价60块,那时候自己都还没挣钱,虽然觉得有点贵,还是决心买下了。事实证明这把伞确实好,虽然很小巧,却在数次暴雨暴风中成功经历了考验,我以为它就是无敌了一度滥用,但用到后面,终于出现问题了,断线、骨架变形...修了一次又一次,在最后一次没有耐心下丢进了垃圾桶。
但是这样的伞再也买不到了,卖伞的阿姨早就不在了,我也记不得伞的牌子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能记得,我曾经有一把很喜欢的伞,它保护了你,你却没有好好保护过它。
于是我对自己随身的伞开始倍加珍惜,晴天雨天用不同的伞,除非条件限制,不然不会用随身小太阳伞去扛暴雨挡大风,如果淋过雨也会尽快在室内擦干净晾干,每次用完都要一片一片整整齐齐折叠好,绑起来,不厌其烦,偶尔看到有人把我的伞随意绑起来,心头居然还会产生一种怜悯——这伞被卷好委屈啊。
除了使用寿命到了,还有一种伞离开你的方式,就是丢伞。最近,准确的说就是上周末发现自己掉了把伞,烦恼,情绪上头,因为记得放家里怎么就不见了,问了家人,家人说不知道,找了一些地方依旧无果,我回想是不是落在地铁了,于是把1、2、4、9上周我可能经过的地铁线失物招领处电话打了个遍,无果,于是心情跟丢手机钥匙一样让人失落、沮丧和自责,准备买一把一摸一样的伞,买前又问了一遍家人有没有印象看到一把伞,接着一起找,居然在鞋柜黑暗狭隘的空隙中发现了我的伞,惊喜,我的伞找到了,开心。
不只是对伞,其实对自己很多东西都有留住的情节,觉得既然还能用,就继续用着,直到不能用就对得住它们的陪伴和使用价值。比如你可能会在我的办公室桌面看到:10岁的订书机,12岁的镜子,7岁的鞋子...当然如果在我家那古董就更多了,20几岁的绿冰箱、风扇、微波炉都还在..哈哈...
最后,上一张失而复得的伞相,配个棒子显自身娇小,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