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活在谁的世界里

今天读了一篇文章:“年少不懂宋青书,读懂已不再少年”。

讲真,作为一个只看过电视剧《倚天屠龙记》的人,对宋青书这个炮灰配角几乎是没什么印象的,印在脑海里的就只是散发主角光辉的张无忌和几位红颜知己动人凄美的感情纠葛吧。但文章的作者显然是一位情感很细腻的金庸迷,感性地评价了宋青书对周芷若求而不得、甘愿受其驱使,从前途无量的“玉面孟尝”沦落到为人唾弃的叛徒小人;而作为主角的张无忌,游离在四女的感情里,优柔寡断,剪不断理还乱。

并不是说作者的感慨就一定是对的,但是内心里默认的那个阴险狡诈的“宋青书”突然成了一代情圣,而我心目中大义凛然、多情多义的张无忌转而成为一个感情泛滥不能从一而终的浪子,这种颠覆性的想法让我倍受触动,或者说动摇了我对事物的认知。

我们对张无忌的偏爱,说到底,因为他是主角,主角就是正义的化身,天生就是被人喜爱的,即使他对小昭和珠儿都暗怀情愫,同时对周芷若有情,却真正爱的是赵敏。我们讨厌宋青书,很显然,他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即使爱的粉身碎骨也仅仅是个反派配角。但是如我们现今,你是喜欢一个万花丛中过,爱着你却心理还有别人的人,还是喜欢一个全心全意只在乎你一个的人?虽然我不能代替别人做出回答,但于我而言,我是选择后者的。可为什么当初看电视的时候就是没有这种想法呢?为什么我的世界观总是如此后知后觉?换一种说法,我们究竟活在谁的世界里?

曾经有一篇报道,一个女孩坐公车没有给老人让座,一位乘客当即拍下视频指责该女孩没有道德,紧接着便是无数网友的谩骂。可后来才知道,女孩原来是刚做完手术,身体很是虚弱,故而没办法让座。那些曾经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人,只凭表象和一人一言就妄自下决断,可见,多少人盲目地复制别人的思想,多少形形色色的人活成了一个。

当下,不少明星活成了人们心中的“座右铭”,成了大家推崇的圣洁善良的天使。高尚至斯,却万万没想到私底下的他们酗酒、吸毒、荒淫无度。你说你被骗了,再也不会粉他们了。可等到这些明星们再拍几部玛丽苏偶像剧,再看看网上留言“浪子回头金不换,谁还没有犯过错?”你却又分分钟变迷妹/弟。活在舆论的世界里,你的小船儿被水军的浪花扑过来扑过去,没有方向——而你却仅满足于船不翻。

工作中也是一样,领导说你错了——好,按领导的意见来修改。如若你是个军人,那你当然是个服从命令的好士兵。但在企业里,经验颇多的领导的意见固然有道理,但如果你有一辩之理,不妨大胆的说出来,毕竟呆板的“活成”一位领导,也不能成为一位真正的指挥家。

眼睛是你世界的窗户,闭上眼睛,思维才是你向前的指引。现今社会上位者的一言堂,无知者的大嗓门,那些被PS过的事实,再加上你闭着眼睛摸象,抑或干脆不带脑子,往往影响了你的判断,扭曲了你的世界观,更甚者,你被洗脑,活成了别人想象中的你。

……

“曾经,我们倾心仰慕的张无忌,却变成了一个对爱踌躇的张无忌

如今,我们终于读懂了宋青书,却再也找不回那个拼命去爱的宋青书”

众人皆叹时光易老,岁月无常,可若你本就有自身独到的见解,能剖开种种刻意寻出一个究竟,也未必不能天长地久。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的世界是大海,思维就是那条游鱼,也许有人懂,更多的人是不懂。生活这么长,世界这么大,活出你自己来吧,做一条自由的鱼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读了《倚天屠龙记》,周芷若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所有的小说都是以现实为背景,又有一些抽象的、特殊的限定条件,因此...
    314阅读 1,084评论 4 7
  •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里说到,越来越多的年...
    林含键阅读 4,041评论 -1 3
  • 一 人生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诗,写在小学六年级。 在《我可能不会告诉你,人为什么会读书》里我有贴出来: 大雪封山门,...
    催眠一只猫头鹰阅读 1,828评论 34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