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虽然书腰宣传语写着“全球读者平均3个通宵读完”,然而我真的做不到,当看到一起读书的书友说真的3个晚上就可以读完,我只能继续啃,一本,然后第二本,然后第三本。我之前一直很惧怕外国作品,尤其时外国名著,冗长的人名、没有丝毫概念的地理位置、完全别样的文化环境……诸如此类都将成为我阅读的障碍,所以这次阅读成为我一个很好的契机,告诉自己其实你是可以完成的。
此外一点,在这之前我一直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历史爱好者,至少高中历史学习还是到位的,而且也读了不少的历史科普读物,但是当我读了这本书,对自己的历史素养保持怀疑,尤其是世界历史。读完《巨人的陨落》我终于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历史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威尔士的矿工少年、刚失恋的美国法律系大学生、穷困潦倒的俄国兄弟、富有英俊的英格兰伯爵,以及痴情的德国特工… 从充满灰尘和危险的煤矿到闪闪发光的皇室宫殿,从代表着权力的走廊到爱恨纠缠的卧室,五个家族迥然不同又纠葛不断的命运逐渐揭晓,波澜壮阔地展现了一个我们自认为了解,但从未如此真切感受过的20世纪。
虽然是小说,也可以当作正史来读
作者选择一战作为作品背景,就注定了这个作品拥有着宏大的背景,主要人物跨越英国、美国、俄国、德国、法国、奥地利多地,同时行文以多主角视角展开,频繁切换于各个空间,不过正因为处于同一时间,这种多视角提供了各国的横向对比。
可以当做正史来读绝对不是说说的,作者在小说结尾回答了自己是如何划分历史与虚构的界限,并提供了自己创作小说过程历史相关的处理原则:
要么某一场景真实发生过,或者有可能发生;要么某些话真正说过,或者有可能说。如果我发现有某种原因让某种场景不可能真正发生,或不能说出某些话——例如某个人物当时处在另一个国家,我便将其略去。
与此同时,全书有数名历史顾问审核书稿,确保了全书的合乎历史。
全书出场历史人物:
伍德罗·威尔逊
威廉·詹宁斯·布莱恩
约瑟夫·丹尼尔斯
英国国王乔治五世
玛丽皇后
曼斯菲尔德·史密斯-卡明
爱德华·格雷爵士
威廉·蒂勒尔爵士
弗朗西斯·史蒂文森
温斯顿·丘吉尔
H.H.阿斯奎斯
约翰·弗伦奇爵士
霞飞将军
加利埃尼将军
卡尔·里希诺夫斯基亲王
陆军元帅保罗·冯·兴登堡将军
陆军将军埃里希·鲁登道夫
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
阿瑟·齐默尔曼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莱昂·托洛茨基
大卫·劳埃德·乔治
上述人名之前了解过的也就仅有丘吉尔和列宁了,我对世界历史的匮乏显而易见了。全书PART2巨人之战,超过了全书三分之一的描述,索姆河战役、俄国十月革命……原谅我世界历史的匮乏,没有办法提及细节了。
小说最吸引我的还是人物与情节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我最喜欢的男性角色是最先出场的主角比利,最喜欢的女性角色是他的姐姐艾瑟尔,我一直存在一个先入为主的习惯,总是会偏心于最先出场的角色,他们或许不是第一主角,却是整个故事不可缺少的见证人物,往往经历着最彻底的改变,就像《琅琊榜》中我最喜欢的角色是萧景睿,小说中就是从他这里开始的。
比利一开场被矿工捉弄时的临场反应,就充分体现体现了他的勇敢,一个让人马上就会记住的孩子。就是这个矿工少年,在经历过战争洗礼、监狱之灾、同米尔德里德的爱恋,返乡之际在竞选中击败了菲茨伯爵,成为了新议会议员。没错,世界正在变化一如那个往日少年,这正是因为巨人的陨落。
如果说全书是从比利这里开始的,那么全书的结束就是在他姐姐艾瑟尔这。
她因为议员的身份入驻威斯敏斯特宫,那个曾经把她赶地出门的地方。而现在她在这里拥有一间办公室,成为这里虽然还不算多但总算有的女议员,这一切经历了多少变革。
文末,她带着儿子劳埃德来见见世面,恰巧遇上了菲茨伯爵,她曾经是他的情妇,扮演了小三这种不光彩的角色,她曾经是他的管家,每次相碰必须垂头让路。而现在,她早已不是当初的她,她有着自己引以为傲的事业与家庭,她终于可以蔑视的扬起下巴向前迈步。当她把女权主义当成事业的那一刻起,改变就已经来临。
除此之外我最爱全书对于性爱的描写,不仅仅是爱情,还有最直接的性欲,在朝不保夕的战争背景下,人性被逼迫更加真实、更加赤裸裸。其实真正可怕的是战争,还有引发战争的私欲。
全书最动人的爱情故事当属英国女勋爵茉黛与德国外交官沃尔特,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即将开战两国背景,他们的身份注定了他们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包括他们的家人,甚至于要抛弃他们拥有的一切,茉黛的贵族生活,沃尔特的政治生涯。
他们在战争来临前做了一切可以作出的努力只为尽力阻止战争的到来,当战争的脚步不可避免的临近,他们孤注一掷选择了秘密结婚,然后等待着战争结束的一天,彼此活着并且没有背叛彼此。他们做到了,而且在战争结束的当口,在两国人民还在清算战争罪恶的时刻,他们对世界宣布了早已成婚的事实,跨越贵族、国别、战争,他们在一起了。
史诗性文学
现代史诗的艺术规格可分为“史”和“诗”两个方面:“史”,指内涵,要求题材重大,具有比较宏阔的时空跨度和叙述规模,对历史和现实作真实、深刻的反映,并上升到一定的哲理高度。“诗”,指艺术,追求宏大叙事,审美地把握世界,塑造能体现民族性和人类性的典型人物,特别是英雄形象。
《巨人的陨落》或许比不上《战争与和平》,但这晃晃60万字还是为我们清晰展开了那么一段历史以及那些在时代变革中勇敢奋进的主人公。真真优秀的史诗性文学总是在宏大背景、壮阔世界观下展现着个人成长史与家族情仇恩怨,只有这样才会让文字不虚。
我这个历史盲决定要以后要好好补补课了。